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成都从明年1月1日起,用半年时间对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以加强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新浪新闻,12月16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电瓶车这个交通工具来出行。“电瓶车”也确实具有自身的优势,穿梭于大街小巷当中的灵巧、不用烧汽油“骨油”的省钱省力、即停即走的方便省心等等,然而关于这一个交通“新贵”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却一直饱受争议,各个地方政府也为了能够治理电瓶车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然而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本,还是在于“执行难”。
笔者记得,几个月前,广州市曾经出台过关于“禁电”的一些措施,旨在市内将电瓶车彻底“扫地出门”,该政策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反对声一片。为什么地方政府希望能够禁止电瓶车呢?其根本目的还是处于对“安全”的管理。电瓶车虽然具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时常都有电瓶车违规搭载乘客、怒闯红灯、马路上“戏耍”私家车等等,这一系列的危险行径不得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禁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此次成都市交管局出台的电瓶车“上牌照”政策,相对于“禁电”确实是进步了不少,但是笔者认为,电瓶车未必会“买账”。其一,电瓶车数量巨大,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户口”问题难度可想而知;其二,对于新购置的电瓶车来讲,上牌照相对较容易,但是针对经过私自改装“升级版”“电马儿”来讲,如何上牌照?或是上不上牌照的区别何在?相关处罚措施何在?如何落实政策的执行?;其三,政府鼓励回收废旧电瓶车,那么会不会有相应的政策方面的优惠亦或是补贴?这是否又会成为一些人“寻租”的地方等等都将是“老大难”的问题。
电瓶车“上户”确实是一项改善交通状况的有效措施,但是其后期的执行情况却依旧让人担忧。曾经自行车也经历过“上户”问题,然而在执行了一段时日之后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笔者希望,此次的“电马儿”“上户口”问题,交管局能够做好长远的考虑与筹划,不论是从执行上还是后续的处罚条款上,都需要加紧完善。
一项政策的出台,往往是以“政府公信力作”为保障;一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往往是与“政府公信力”直接挂钩,切勿让类似的好政策成为“烂尾”政策,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王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