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须“沉得下”更要“照的进”
2014-12-11 19:46:36   豫闻网   评论:0

  齐鲁网12月10日讯,山东一通行浮桥横跨山东、河南两省,开通仅3个月后即断裂残置,无人问津,时经十年村民探亲访友须划船渡河。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群众是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都始终坚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根基,始终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近年,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党和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在群众工作上“抓落实,求突破”,诸如“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挂、帮、包”等形式多样,载体新颖的主题活动也自中央到地方地随之推广开来,这更是将群众工作推向了改革的深水区。自然,当新闻媒体一再爆出群众工作困局时,笔者在为新闻媒体在现代化治理能力中所享有的举足轻重地位点赞的同时也不禁为政府治理的相对疲软而担忧。

  “行路难”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攻克这一难题是着力改善民生的职责所在,也是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促进群众和谐共处、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行路难”身居当前亟须攻克的“七难问题”之列,一度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即便是这样,山东浮桥却仅因为不属于同一省份管辖而开通3个月断裂无人追责,残置十年也无人问津,陷于了“两不管”的尴尬境地,这让人深思。爆出该条消息的是新闻媒介,而非地方政府,这更让人深省。

  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精神一再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群众工作要沉下身去“走亲戚、访朋友”,要善于听民忧,切实解民难。无可厚非,党和国家大力实施这一战略旨在督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切实实地俯下身去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这一战略精神的贯彻落实确实也惠及了广大群众。但是,在显赫的成效面前,我们更应该为存在的群众工作真空区反思。现如今,反观群众工作短板解决之道,“媒治”,即依赖舆论场关注后的“放大效应”而推动解决,日趋成为了一个突出的路径。科学的社会治理必然离不开“两只手”的协调配合,然而,“媒治”虽为整个社会体系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只“手”,但它终究是治理体系的辅助和次要手段,而政府职能才是确保社会大机器良性运转的主要力量。

  党群干群关系犹如鱼水关系,要巩固好党群干群关系势必要俯下身去“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但这万不可是走形式,走过场。群众固然需要我们嘘寒问暖精神的关怀,但更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谋大计,置身其中的干实事;群众固然欣然接受一定的物质支持,但更乐于收得“给人以渔”的致富之道;群众需要我们俯下身去与之交心谈心,但更需要党和政府的阳光照进每一处缝隙。

  如若我们能毫不保留地践行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精神,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诸如“水果滞销烂于田,愁煞果农”、“村民坐滑索送孩子上学”、“吊篮渡河”等民生工程短板必然会先于媒体聚焦而销声匿影。(张绍娟)

责任编辑:news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群众

上一篇:“罪不至死”是“亿元巨贪”的白日梦
下一篇:粮补都要贪污,还配为“父母官”吗?

分享到: 收藏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