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结亲帮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4-11-20 18:46:59   豫闻网   评论:0

  “以前都是俺们去找村干部办事,现在是村干部、乡干部上门找俺们问疾苦。今年孩子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乡里联系爱心企业资助孩子上了大学!”说起乡里的“干部结亲”制度,宣化区春光乡姚家坟村残疾人李仓直竖大拇指。“乡里定了帮扶联系制度,乡干部、村干部跟村里贫困家庭‘认亲’结对子,俺们这回也有了当官做主的‘亲戚’了。”(中国网11月18日)

  在春光乡,这样的称赞、感人的场景不在少数。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春光乡在制定扶贫助困的联系帮扶制度,以“干群结亲”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制度做保障,干部广泛与困难群众结“亲戚”,走街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不少村干部、乡干部已经养成随身携带记事本的“习惯”,一件件与村民息息相关的事情、一桩桩与村发展有关的事,事无巨细。翻开姚家坟村支书谷田军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要办理的事务和诉求:抓赌治赌、安装无线网络、打机井……“基层干部很重要,和基层百姓接触最多,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他说,“事情多了我怕忘,就一件件记在本子上,做一件勾一件,村民不看重你说啥,看重的是你给他们做了啥。”

  春光乡党员干部在走基层活动中,与基层群众“交友结亲”,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亲民情怀。这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明白“自己是谁,为谁,应该干什么”;因为他们把人民群众视为“爹娘”。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陈毅诗言“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习近平同志也表示“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说白了,人民群众就是衣食父母,就是“爹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老百姓,不能脱离群众。

  走基层,作为党员干部,与群众结亲交友,打成一片,这本身就是一种昭示,昭示着党的宗旨意识,昭示着党与群众的鱼水深情,昭示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更为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做出了诠释。

  各地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利用走基层的最佳机会,走到群众中去,开展“访万家门” “送万家福”“交万家友”等结亲交友活动,在与群众的谈心交心中,拉近距离、增进血肉联系,树立亲民形象。

  作者:浮生

责任编辑:news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干群 群众

上一篇:清理党内规范性文件向法治社会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下一篇:公考作弊背后是为“铁饭碗”挤得头破血流

分享到: 收藏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