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回“同志”称谓,领导干部责无旁贷
2014-06-12 16:03:59   豫闻网   评论:0

  礼仪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同志”称谓也反映出其优良传统。

  追溯其历史,“同志”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国语》中。书中称:“同性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同志”很快成为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社会称谓语,上至国家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无论老幼贫富,领导与下属,还是熟人与陌生人,人们相互称呼“同志”,这是那一段岁月的生动写照。

  但近些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年轻人中,“同志”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带有讽刺的意味。在党内,“同志”称谓也多出现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交接大会、领导干部的任免通知以及一些讲话稿和文件中,作为广泛尊称的“同志”渐渐消失、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书记、处长、老板、老大、哥们、兄弟等称谓流行起来,出现了以“官员”职务相称取代“同志”的世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这些势头必须高度警惕。

  笔者认为,党内称谓的种种异化表现,其本质是“官本位”在作祟,更多表现出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散发的是投机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的气息、潜藏的是公权私用的腐败、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增加了党员干部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隔阂,破坏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进程。

  因此,党内人与人之间如何称呼,绝非一个小问题,也绝非小题大做,纠偏回归传统意义深远,有利于党员干部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的矫正,有利于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的精髓。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戒之。”迎回“同志”称谓,上行下效是关键。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应该带头把反对不良称谓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喊出“同志”、叫响“同志”,热情地迎回“同志”称谓,用心维护“同志”这一神圣称谓。唯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向上、健康的党风,涤荡不良风气,引领社会新风,进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攀言

责任编辑:bjhtren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领导干部 同志

上一篇:投出“试金石” 斩断“走读”路
下一篇:“签公约防噪音”解决了最难解的难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