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桐,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在狱中反思犯罪根源:“自己较长时间在领导岗位上工作,总觉得自己有苦劳,也有功劳,权力是我勤奋工作的所得,沉浸在自己设置的功劳簿上,居功自傲。又总在想,自己一把年纪即将退岗,也该为自己和孩子们想想了,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和要求。”(法制在线第四期)
其实不只进了铁窗后的张昆桐会悔恨“放松了党性修养的锤炼”,太多身陷囹圄的官员都发出了张昆桐一样的忏悔,只是遗憾的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他们都是在被查或被判刑之后才幡然醒悟,可是,已经太迟了,回不了头了,更不会得到社会和人民的宽恕,只能警示别人,却无法挽救自己,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任何一位官员都懂得贪腐是犯罪,轻则毁了前程和被判处徒刑,重则葬送性命,那为何还如此“前腐后继”?腐败给人带来的体验,其实应该分为“愉悦”和“痛”两方面。金钱带来的享受、性贿赂带来的感官刺激,给腐败者带来某种生理上的愉悦感;但也不要忽视,腐败行为通常也会给人带来另一种“痛”,最典型的,就是精神上的痛苦。据多数落马官员交代,接受金钱或其他贿赂之后,会在精神上感到紧张、焦虑,有特别强烈的不安全感。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特别是手握重权者,胆大包天、以身试法,纸醉金迷,“不撞南墙不回头”。请切莫忘了尽管曾经风光一时,但到头来基本都落得个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因为权再大,大不过法律,钱再多,买不来自由。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起祸。这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锒铛入狱后才幡然醒悟,虽说不是作秀,但这样的悔恨断然不会获得法律的从轻判罚。这也警示我们各级干部,只有筑得牢防线,看得淡名利,管得住权力,这才是为官的正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昆桐的忏悔是一记警钟,它告诫我们各级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人生不能打折扣的永恒课题。张昆桐之所以放松警惕、抵制不住诱惑,归根到底在于其放松了自觉的思想改造,人生观发生了扭曲,价值观出现了偏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奠定牢固基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养我浩然正气”,一尘不染。
作者: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