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涉及金额5.2亿元,查处2550人,涉及金额2.5亿元。日前,在持续一年多、正进入收尾阶段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张中央首次晒出的“红包”整治清单引发关注。(新华网)
“红包”在我国民间极为普遍:婚庆有之,意寓“同喜”;过年有之,意寓“贺岁”——此乃“红包”积极的一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有福同享、有喜同贺的民族特性,表达了祝福、喜庆的美好愿景。但是逐渐的,“红包”却逐渐脱离了其本来的意味,从“祝福”变成了“功利”,从“主动”变成了“被动”——家长给老师红包、病人给医生红包、百姓给官员红包——虽然对象不同,但都是希望获得额外的“关照”,生怕其在履职时不尽心尽力。这样的风气在社会广为蔓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潜规则”,甚至从以前的有了红包多办事演变成了没有红包办不成事。
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人性中希望自身受到特殊照顾的心态作祟。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虽然平日对社会很多不公现象愤愤不平,但是当自己成为受益的个体时,却会立刻三缄其口,甚至为这种特权摇旗呐喊,只为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某些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故意将平衡打破,刻意无视公平公正,只为自己能享受到“特权”。因此,秉承着“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理念,寄往用金钱换来别人在职权范围内对自己的另眼相待,使得“红包”之风越来越盛行。
“红包”之风盛行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一是打破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道德基准和处事、办事原则;二是引发了社会“金钱万能”的功利主义、拜金思想泛滥;三是专业人员的履职意识和利益挂钩,造成权力和能力的失衡;四是加重了送礼者的成本负担,造成广大群体苦不堪言;五是更加引起那些未能受到特殊关照的群体不满,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鉴于此,在政府机关清理、整顿“红包“的意义就十分重大:并非只是要求干部官员在履职时要恪守公平公正原则,不能因为一些所谓的“人情”、“意思”就偏心、偏行,甚至是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并不只是因为收受“红包”是迈向贪污腐败这条“不归路”的主要诱因而必须要求每一个干部官员严格抵制类似行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行政系统率先行动,在全社会作出表率,号召全社会对“红包”集体说不——要在全社会竖立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认真履职、公平对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应当秉持的基本职业操守和道德基础,不应当因为利益而转移,更不能因为人情而变味;公众要求社会公平待己,首先自身就要做到不徇私、不求异,以能力和素质获取认可,而不是靠利益交换、人情厚薄来谋利。
因此,政府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规范公职人员的各种行为,坚决抵制一切“人情”;并将此风气辐射到全社会,让清理“红包”行动在全社会普及开来,由此净化广大民众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文/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