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新华网9月15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比例不断增加,这不仅让“寒门学子”能一圆“清华”、“北大”的梦想,也能更好的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为贫困地区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所以说,高招“扶贫”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然而,就在高招“扶贫”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却又让某些官员看到了通往名校的捷径。一些官员想方设法将自己子女送到贫困县高中就读,就是为了争夺高招“扶贫”政策的照顾机会,这不仅易滋生腐败,还会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走样”,没能惠及“寒门学子”,反而成了“官二代”的“盘中餐”。
实际上,高招“扶贫”就是为了帮助贫困学子能用知识“脱贫致富”,而不是成了“官二代”进名校的捷径。因此,绝不能让高招“扶贫”成了“官二代”的“盘中餐”。
当然,要高招“扶贫”能真正“用”得其所,就必须确保高招“扶贫”的公开透明,只有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防止一些官员钻空子,从中分一瓢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作者: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