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唠叨的开场白
继2013年底我写《创业,其实就是想做点事而已》之后,这是我第二次写关于创业的文章,可以说创业是我很少去触及的一个话题,纵使是专栏约稿我也很少接创业相关的题材,因为在我内心,我一直认为创业这是个大话题、也是个综合学科,大而全,自己也只是还在创业路上摸打滚爬的一份子,自然更加的提醒自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少误人子弟。
然今天在优酷上看了一个视频:《90后创业者大谈草根创业不靠谱》,首先为视频中张璐敢于说出一些创业者(尤其是90后创业者)的种种不靠谱点赞,现实、真诚、而又一针见血,我相信是很多创业者不敢说的,难得的是张璐自己本身就是一名90后创业者,于是习惯性的检索了下相关信息,意外的发现我和她竟然同为青春者说节目的嘉宾(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发现微博上关于90后创业的话题网络讨论激烈,话题的走势出奇的一致,形成正反两方对立观点,无论是左也好、还是右也好,极端毕竟不是好事,索性做了些梳理。
事出有因:关于创业的背景回顾
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中规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给予支持”,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创业国策的开始!
在开始的十年中,创业是大家眼中勇敢者的游戏,此后十年,创业热潮逐渐加速,但并未爆发,而到了近5年,当身边的大环境,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是,创业似乎成了谁都可以参加的全民运动。手头没几本商业计划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但是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创业也慢慢有些改变。
浮躁、炒作、过度包装、欺骗、伪概念,如今的创业圈似乎已经有些乌烟瘴气。
Who:谁在创业?
过去我们说起创行业者,往往都是社会的精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很多人摆脱体制的束缚投身商海,白手起家,将自己的青春、热情、理想、知识与经验转变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而此后的十年当中,大学生创业开始崭露头角,扛起了创业大旗。一位中关村创业部门的负责人高兴的宣告,创业潮中已经催生“21岁现象”,大三开始参与创业的近来也不乏其人,甚至很多高中生也跃跃欲试!大家的口号是,比尔盖茨当年也大学没读完,可是大家很少说,比尔盖茨的妈妈是IBM的大股东之一,读不读大学,对于找工作其实影响不大。
思考:创业真的不需要门槛吗?
What:创业=大忽悠?
创:开始,开始做,也有首次的意思。曾经的创业在大家眼中,是创立局部市场上没有的经营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今天,在互联网的包装下,酸奶、果汁、烧饼经过包装,打上健康的标签,贴个二维码,就轰轰烈烈的开始讲创业故事,痛心疾首的告诉大家,自己是多么关心人类的健康,经过自己好几天的苦心研究,终于为人类解决了健康问题。其实对于做酸奶这种人类已经发明了上千年的技术手段来养活自己,顶多算是自谋职业,说大一些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请不要动不动贴上创业的标签,这会误导很多后来的小朋友!
还有人说,网上开个淘宝店铺也挺好啊,自由还赚钱。你要说十年前,淘宝店主能赚钱,我真信。可是现如今,淘宝除了养活了一批劣质加工厂,你再去问问那些,颈椎都不好的淘宝店主,有几个能赚钱的?
淘宝十年,做大了几个高新技术企业?真正带来的实质性社会价值突破谁又冷静计算过?
难怪网上有段子说,现如今这个社会精英都在赚吆喝,草根都在创业,此乐不比。
Where:创造资源?资源浪费?
古人云,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就是机遇。整合资源,重新书写规则就可以寻找到商业机会,但是是所有的规则都有问题吗?市场规则的改变是个漫长而且逐渐变化的过程。互联网时代确实改变了一些市场规则,但并不是几个概念炒作者,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去重新书写。
炒作概念,过度注重包装,山寨他人产品,醉心于资本运营,这些确实可以短期获利。在这方面,一些80后,和90后,手段玩的相当纯熟,背后的包装团队也是绞尽脑汁,大显神通。但不注重产品的实质提升和突破,没有核心竞争力,能走多远?别在这里提小米,创业黄金20年,成就了几个小米?雷军的经历,有几个人能复制?你要说,有一个小米就够了,那我确实没话说。
但现如今有多少创业者,在重复着、山寨、炒作概念、重新包装、这里面消耗的巨大社会资源谁在买单?失败之后,谁在给他们收场?你要说,创业热潮拉动的GDP确实令人欣喜,但是细化到个人,请问有几个欣喜的?
Why:创业教育是否过猛?
如今的大学就业办公室已经变成了创业办公室。过去追求的就业率如今也变成了创业率,感觉只要你创业就会有各种光环,各种美好的未来等着你,可是刚刚走出或者说还没走出校园的同学们,知道创业的失败概率吗?创业又该具备哪些素质?
哪怕失败也要精彩一次,这口号没错,可是在这样的口号下,催生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切实际、重炒作轻实质的坑,又需要拿什么来填?精彩分别人的和自己的,当发现自己离精彩有些远,转身再去选择就业的时候,同学,只希望你别再去感叹,已经过了黄金的学习期,除了讲故事,其他啥也不会。
How:你是天才创业者吗?
“新创办企业9000家,远超2013年的6000家,井喷式增长,是中关村的历史性飞跃。”中关村管委会创业处处长杨彦茹曾经兴奋的在媒体上宣告。
“梦想导师,点亮你的人生。”这是微软创投加速器的业务模式。一年敲定的19家企业,从700个报名企业中遴选,通过率不到3%,比哈佛大学6%的录取率还要低。”微软加速器负责人高欣欣也曾经兴奋的告诉媒体记者。
16岁的天才少年齐麟致在无产品无创业团队无经验的情况下破例入选微软创投加速器,原因是“就是想让他的天赋与市场需求找到最佳结合点。”
无产品、无创业团队、无经验就开始创业,是现在很多自称创业者的现状,创意与异想天开往往确实有些接近,不好分辨,大家的角度不同,确实会有分歧。但是对于天才的定义,相信大家还是比较统一的。请问你是天才吗?
新创办企业9000家,请问能超过1年的有几家?通过率不到3%,请问剩下的97%结果如何?也许微软孵化器的例子有些极端,但我们只是好心去关心一下剩下创业企业的生存状况。是谁造成了这一波又一波无产品无创业团队无经验就开始创业的三无创业群体?
总结:
创业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首先肯定的是,创业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选择创业的人是否应该去冷一冷,想想自己的精彩应该怎样?当然,如果你的名字是王思聪,你当我以上什么都没说!
本文为作者秦鑫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简介。
秦鑫:伯果儿创始人、互联网营销观察者、自媒体人、实效营销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