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洲: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2015-08-10 15:07:55   豫闻网   评论:0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所指培养天地间坚毅不屈的浩然正气,效法古今完美道德的圣贤。“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家祖训,作为孟子第七十二代传人,孟宪洲一直将其铭刻在心,写字抑或做人,处处谨慎,时时践行。

  正因为如此,无论在哪儿孟宪洲都会为与会者书写传统文化一类的格言警句,以警示后人传承儒家思想,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有人曾说书法乃“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情性滋养书法,书法延续情性,在孟宪洲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淋漓尽致,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他的书法作品内涵丰富,洒脱随性,雄浑苍茫,遒劲有力,张弛适宜,意韵充沛,如行云流水般。由于多年基层工作的磨砺,他的作品也比一般的书法家多出了一份质朴和坚韧;更因长期研读孟子著述,深得孔孟儒学文化之意蕴,他的笔墨佳作无不彰显着礼仪智信、温良恭俭的中国传统美德。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高深的艺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思想。”孟宪洲先生如是说。的确,书法是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书法所体现的精神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书法艺术关乎人的心灵,使人可以在书艺中实现诗意的人生。

  孟宪洲说,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要在汲取营养的同时,辩证对待,且要善于总结,结合现实,不断创新,要师古而不泥古,练就自己的风格。书法艺术中,练就什么样的风格,它和创作者的生理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即书法的线条因人而异,表达着书法家不同的情绪、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

  对中国古文化的长期学习探索使孟宪洲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独爱“二王”和颜真卿的行草,长期坚持刻苦临池,习书不辍,还经常拜师学艺,听取名家指点。特别是近年自拜尚古新老师和西部书法大师宛延先生为师后,书法技艺更是日臻入境。他认为写书法,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的书品就像他的人品一样大气厚重,用笔遒劲,线条饱满,富有生命力。

  孟宪洲的楷书温润、丰满,点画之间多成优美之态。这是为审美而创作的,是为生命需求而书写的,是为一己的兴奋和感伤而表达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正确理解了艺术功能,自然回到艺术创作的正确轨道,也就自然地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苏东坡云:“真生行,行生草”,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王羲之的《十七帖》尽管是行书,然入笔之处都是楷书的方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写的篆隶以及章草行书也都是以楷书的笔法写成的。

  正因为孟宪洲具有扎实的楷书基础,他的行书追求一种凝重和飘逸相结合的风格,或典雅端庄,或流畅奔放,甚至“行书亦当楷书写”,他以平正为主体而追求险绝;平正、险绝,复归平正。行书、草书是一种动态的书体,动中寓静是行草书的至高境界。孟宪洲的行书时而急如暴雨旋风,时而涩如老树挂藤,既在流畅中求波磔变化,又在盘旋飞舞中有清醒驾驭,千笔不枯,温笔不滑,重墨不浊,淡墨不薄,将书法中的虚实、大小、敧正、浓淡等对立矛盾的因素,都辩证地和谐地统一起来,并加以有机的运用,暗合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家哲学的深层智慧。(郭新新)

责任编辑:anqing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完人 正气 天地

上一篇:济南欣奕除疤获七旬老人锦旗致谢
下一篇:加多宝带来耳目一新的好声音“金彩”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