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孩子,一群缺失了父爱或母爱的孩子,仅仅因为父母是服刑人员而遭到周围的冷嘲热讽,常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孤独的活着。在没有温度的冰冷的家庭里,也许年迈的爷爷奶奶是他们心灵深处唯一的慰藉,在暗淡的日子里,他们需要关心、关爱、关怀,更需要有一双大爱之手,来牵着他们稚嫩的小手,走出阴霾,徜徉在和煦的阳光里。
社会不会忘记、政府不会忘记、更不会抛弃这群可怜的孩子。
在陕西省渭南市,为了进一步关心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信心和自尊,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于2015年7月中旬联合北京复合组织、西北大学、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工作导师以及13名志愿者,分成四个小组,深入渭南各县、市的服刑人员子女家庭进行家访,一场暑期阳光关爱行动正式启动。
家住陕西省大荔县的小金今年刚满十岁,2010年父亲因抢劫盗窃罪进监狱服刑,母亲常年外出打工,小金和年幼的弟弟小冰均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年近六旬,均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家里还有一对瘫痪在床的祖爷和祖奶需要有人照顾,平日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30亩沙地的收入勉强维持。面对这样的家庭,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曾在2014年就对小金进行救助,并让她参加了“希望之星”夏令营活动,让关爱的阳光早早普照弱小的嫩苗,小金在活动中能歌善舞、活泼开朗,给救助站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面对叔叔阿姨们热情的双手,小金却有点退缩和沉默。
据活动的参与者、新星儿童援助中心心理咨询师任倩讲: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安全感不强,经常会有一些以同情的眼光、短期接触孩子的人,今天来了,明天或许更长时间在这个孩子生命中消失,孩子们也许经历过太多次这种期待和消失,所以对孩子来说,她没有安全感;她有自己的一种保护机制,我先不跟你建立关系,我考验完你,再跟你建立关系。例如小金,在她熟悉和完全信任我后,就跟我说:老师,我知道我爸爸在哪里,我都知道,我就问她你去看过爸爸吗,她说去过,很小的时候,但是印象不深;然后孩子又跟我说,我知道我爸爸是好人、我爸爸对我最好了、我爱爸爸、我想爸爸……
相关调查显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大多存在被动、自卑、自闭、安全感缺失的问题,与正常孩子相比,她们更难与人建立起联系和信任,因此,她们的成长更需要持续的关心,需要长期的情感关怀。如今,经过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长期、持续的关爱,小金已经没有了最初接触时的反感和戒备,和工作人员建立起了很融洽的信任关系。
据心理咨询师任倩讲:一定要常带着孩子去探监,希望打破那层玻璃窗,让孩子和父亲或母亲有个零距离的接触,哪怕陪着孩子一起过个生日,或者他们坐在一起吃一顿饭,给孩子剥一个香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在关爱活动中,导师与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去了学习用品和玩具,和孩子们亲切互动,一起做游戏、谈心、打开了他们尘封已久的心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这次将近一周的活动中,大家共走访了渭南各县、区55户69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并对困难家庭带去物资援助。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走访除了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他们都是在校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例如志愿者---新疆小伙刘蒲,他是一名西安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说起这次回访,刘蒲颇有感触:当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参加到这个活动当中,并给那些孩子带来帮助和关爱,他们会感到特别的高兴和开心,跟孩子们在一块玩耍时,你会觉得能够给他们真正带来欢乐,自己心里感觉也比较满足。
为了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惠及更多的孩子,依据相关政策,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还制定了下一步更为详细的帮扶计划。
据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卞伟讲: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因残障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因法定监护人服刑、重病、遗弃等原因无人监护的未成年人;因法定监护人监护缺失、家庭暴力、家庭矛盾等监护失当的未成年人;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未成年人;因被拐卖、非法雇佣等其他原因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等这五类孩子,从现在开始,将他们列为我们重点关注和帮扶对象,并呼吁全社会,让更多的人伸出关爱的双手,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此次活动将最大限度的推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及帮扶模式的改进。同时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机制,定期开展排查梳理和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