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微电影票房追大片 “接地气”吸引人气
2015-07-14 15:46:44   豫闻网   评论:0

  灵思沸点影业公司创作部门在开剧本创作会,策划微电影《天才进化论》的剧本。

  十部微电影票房追大片

  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攻坚阶段,创新升级成为主要动力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指出,北京已经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

  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微电影等新兴创意产业方兴未艾,10来部低成本的微电影一年的营业额几乎就等于一部大片。创新和升级成为北京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郭金龙指出,同时也要看到,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还需要深度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见到灵思沸点影业影业副总经理何小军的时候,他刚和公交移动电视谈完微电影《时间门》的播出事宜,这部微电影不日即将在全国的公交地铁移动电视上同步播出。此前,《时间门》实现网络月点击量5000万,论坛点击量超过2000万。

  过去一年,这样的微电影,何小军和他的团队一共制作了12部,实现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几乎追平了一部大片在电影院线热播档期的营收额。

  初出江湖点击过亿

  2010年,随着《老男孩》的一炮走红,微电影的概念随即进入大众视线,从此,这种影视传播形式以其易于传播、便于观看,成为观影者新的目光聚焦点。而相比院线大片,微电影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性价比高的特点也让各界人士纷纷把目光瞄准了这片尚未开发的沃土。

  灵思沸点影业团队也正是随着这股潮流开始进入市场的,2012年1月,灵思沸点影业影业宣告成立。

  “在搜罗创意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着商业推广的问题。”何小军说。2011年10月,灵思沸点影业“试探性”的《微博有鬼》第一季三部微电影《@谁谁》、《私信》、《目击者》实现了点击过亿的佳绩,一举跃居国内微电影网络点击量第一名。

  “接地气”吸引人气

  首战告捷后,灵思沸点影业团队开始着手开发微电影的商业价值。

  何小军把市场上的微电影大致分为三类,商业定制剧、创意自制剧和大片套拍剧,“这三类微电影所占的比例大概是7:2:1。”

  何小军并不否认微电影的营销功能,“文化创意转变为经济收益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引起文化消费。这既可以是消费电影本身,也可以是消费投资方的产品。”

  不过,何小军仍然坚定地将微电影列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这是因为尽管微电影不可避免地为营销服务,但微电影的核心却在于故事的情节。“微电影与商业的结合在于两点,一是用社会情怀对接品牌理念,二是用商业植入推动故事核心情节的发展。商业信息是为电影剧情服务的,而不是生硬地植入。”何小军说。

  2012年7月,灵思沸点影业与学大教育联合打造的教育题材情景喜剧《天才进化论》上线,电影剧情来源于社会现存的艺考、升学、自主招生等教育热点问题,而这一切的体现,则是通过将学大教育的课堂完全搬进荧幕的形式来完成的。从上线至今,《天才进化论》的网络点击量已经超过3000万次,在公交地铁电视中播出超过500万频次。

  “在《天才进化论》中,老师的设置、学生的原型,都来源于学大真实的教育案例。在这样的基础上,植入学大的品牌,仅仅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就是实现了商业信息的‘接地气’。”何小军说。

  微电影好比“营养餐”

  何小军说,微电影的拍摄手法,技术要求,与院线大片完全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大片的卖点在于跌宕起伏的剧情,而微电影赢得观众的方式则在于价值观的输出。

  “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大片好比‘爆米花’,强调口感,注重视觉上的冲击;而微电影则好比‘营养餐’,重视营养,体现的是情感和价值观上的交流。”何小军说。微电影在制作伊始,往往会设定首选目标受众,但最终是需要实现泛人群传播的。

  为了推广微电影,灵思沸点影业与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北广传媒地铁电视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户外微电影的传播平台。

  在何小军看来,至少在未来三年,微电影这个行业的发展都将是成倍的增长。“绝大多数的微电影创作都聚集在北京,而北京恰好有这样适宜文化创意产业成长的环境。”

  何小军表示,微电影的存在和成长,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其他分支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动漫、动画、音乐……都是拍出好的微电影所必需的。微电影行业的强大,也势必为这些领域提供新的动力。”

  借助文化创意产业东风

  在过去十年间,北京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不过近年增速开始回落。

  首钢停产、机动车摇号限购、房产限购,这些必然导致GDP增速的下滑。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此前表示,首钢停产、限车限房政策,大约影响了北京GDP两个百分点的增速。

  “作为特大型城市,北京的资源能源和瓶颈制约,决定了首都发展不可能一味追求高速度。”赵磊说。

  随着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产业逐步被淘汰出北京,创新和升级成为北京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011年,北京宣布投资400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2012年11月起,北京市宣布实施23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扶持政策。

  从2005年到2011年的7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亿余元增加到1938.6亿余元,在GDP中的占比从9.7%提高到超过12%,平均每年增速均高达20%以上。

  2012年末,灵思沸点影业也着手在北京郊区注册一家分支机构,并与区政府就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扶持事宜展开洽谈。“如果能够谈成,我们将借助文化创意产业这股东风,在文化产业的道路上向前再迈出一大步。”

  百姓说

  经济转型不是一句向高科技产业转变就能瞬间解决的,肯定有矛盾和碰撞,有阵痛期,也有不少人要为之付出代价,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在这方面出台一些扶持的措施、政策,让企业受益,我们找工作的人也受益。

  观点

  科技型企业与很多中小企业一样,融资困难问题长期困扰和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科技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有人才优势,唯一缺的就是钱,且钱的数额并不大。只要有资金注入,很快就有产出。只要公司运营正规,财务规范,不会存在贷款放出去回不来的问题。而且科技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后,可以上市,可以用各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用各种其他的方式融资,不会过度依赖银行。除银行外,政府和大企业也可以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一些便利,比如政府可以搞一个孵化器,依托政府的力量,获得信贷支持,让科技企业在孵化器中成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黎维彬。

责任编辑:anqing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电影票 大片 人气

上一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下一篇:雷曼光电宣布成立体育产业并购基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