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第二周,A股站上5100点,同时陆续公布的多项5月经济数据依然低于预期。不少敏感的分析师都在报告中或多或少地提及了这样一个问题:内需不足与资金价格之间的背离在加大,而内需的改善取决于经济何时企稳。
CPI、PPI的持续下滑与进出口低迷被放在一起进行解读,虽然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是常规的分析方法,但是最近两个季度,除了一直备受关注的PMI(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被看作是反应实体经济的最直观的数据外,物价指数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原因就是居民和企业的消费能力对当前经济的反应滞后性更小。
5月的上述几项数据,不仅低于预期,而且也在发出示警,内需仍然疲弱,加码的宏观政策对于内需的改善至少目前效果并不明显。
5月8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进口下降18.1%,顺差扩大65%,主要原因是内需疲弱;低于预期的还有5月9日公布的CPI(中国消费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降至1.2%,PPI增速连续第39个月放缓,同比下跌4.6%。
通胀低位、内需不足,最直接指向的就是货币政策是否继续宽松加码。不过,分歧也由此产生,在财政和货币持续宽松之下,内需为什么不见起色?是什么在削弱宏观政策对内需的影响力?
如果回过头看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就会发现,经济下滑的矛头指向最多的是房地产与制造业下滑。再与5月宏观数据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投资端的低迷已经传导至消费端,而从投资到消费,传导因素就是资金成本,最直观的就是利率的高企。
再将信贷和M2低于预期、股市迅速抬升的情况结合在一起就会很清楚解释当前数据背离的原因:即便资金被释放出来并期望其进入实体进而拉动需求,但是资金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利率较高的局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受制于此前的债务和银行坏账压力,资金流出的动力和渠道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此外,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宏观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加大货币供给并不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宏观显效慢的原因也正是旨在改善需求的政策最终并没能在需求端发力。当然,造成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必然过程,要在解决过去问题的同时解决当前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政策效果,这也正是今后宏观政策调整的一个方向。
5月的经济数据说明经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经济和宏观政策仍将继续调整。接下来的调整,对于实体经济和宏观政策来说,都将十分艰难。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经济在二季度触底、央行继续采取宽松措施——降准、降息。那么,二季度的最后一个月——6月已经开始了。股市的持续拉升似乎正在承担着一个还没有被完全理解而且艰巨的任务,利用直接融资来给企业提供资金,虽然这一个过程中会有挤出现象,也会有一直都在担心的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一个在指数上显现“牛”气的市场,它对经济的稳定作用不言而喻。
那么,经济触底的信号是什么呢?
金融数据、消费数据、进出口数据,包括股市指数,都不是判断经济触底的关键数据。投资数据的好转才更加贴近经济实际走势,企业需求好转、资金渠道畅通、基建投资切实落地,这才表明实体经济在逐步恢复动力,产能化解显现成效、资金成本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