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旁,许金朗背着手看着自家新盖的3层新房,笑眯了眼睛。“房子盖起来了,路也修好了,以后这日子啊可好过咯。”虽不善言辞,但爽朗的笑声道出心中喜悦。整修一新的兰曹路挪开了堵在双杨树村村民“心口窝上的大疙瘩”,“老百姓想啥,政府就干啥,咱还能有啥不满意?”许金朗说。(6月3日 新华网)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50年了,为什么兰考至今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这是“兰考之问”,亦是值得引起广大党员干部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群众对党员干部却不满意了?现如今社会安定了,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却在作风上脱离群众了?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兰考干部,现在终于有了答案,在每一个党员干部踏踏实实的脚印下,用脚步去回答群众的“兰考之问”,这无疑是值得赞美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要让群众脱贫致富,要重拾丢失的群众观点,走好、走实群众路线,必须走出机关大院,必须深入到基层群众的千家万户中去,走到一线,走近百姓,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民忧。坐在农家的板凳上,去收获感动与感悟;劳动在田间地头,去收获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在群众的房前屋后去收获群众的信赖和鼓励,这样党员干部才是真正地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党群干群鱼水情深才可能不是遥远的回忆。
由此看来,兰考的党员干部在回答群众的“兰考之问”之问时,不是在文件里找,也不是关着大门在会议上找,而是改变“官”念,转变作风,用一身汗,两腿泥,用自己的双脚去寻找答案,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点,通过“深学、细照、笃行”,认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转变思想、深入反思,坚持从严从实、立行立改,以思想转变带动工作作风转变,把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努力的方向,老百姓想啥,党员干部就干啥,去挪开堵在群众“心口窝上的大疙瘩”,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就是“兰考之问”最务实的答案。
党员干部借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改变“官”念,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用脚步回答群众的“兰考之问”,这确实是值得赞美的。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