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外出农民回乡淘金 瞄准土地流转转型
2014-06-16 13:28:28   豫闻网   评论: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让市场来调节和促进农场化农业、新型农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推进,不仅土地经济效益、村民收入、容纳就业也不断呈现新亮点。6月12日,记者深入黄河古道的新乡市延津县丰庄镇进行深入了解。

    黄河养人 黄土纳贤

    丰庄镇位于新乡市盐津县的最北端,地处四市四县交接地,耕地面积达六万四千亩,常年种植花生面积三万四千亩,玉米面积三万二千亩。

    据统计,仅丰庄镇可耕地面积中现有沙土地近两千亩,然而,多年来无底的沙土地不仅不保水,不保肥,其蒸层量也比较大。当地农民总结认为,每年春季小麦一茬需要灌溉10到12次,大多农户都是赔钱种植,对于秋季花生来说每季也需要灌溉十几次,虽然产量相对来说还算不错,但也仅能维持成本,收益并不乐观。

    “我们当地土壤特别适宜种植核桃、桃、杏等之类的果木,这需要有投资眼光和懂科技的能人。据推算如果种植核桃,大约三年就能看到经济效益,若每亩地种植核桃60棵,届时平均每年每棵核桃树约收干果5斤,若市场价为25元每斤,一亩地大约可收入7500元左右。与种植花生、小麦、玉米等相比,实行土地流转可大幅度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采访中,延津县农业局一专家分析称。

    对此,丰庄镇副镇长王红伟告诉记者,这几年,当地政府为提高当地土地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积极响应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丰庄镇政府经协议村民实行土地流转已进入趋势化。

    据悉,当地政府为更好的推行土地流转政策,最大程度保障被流转土地农户利益,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研究。目前,已通过支部会、两委会、党员代表会等让村民们认识到种植经济林和种植农作物的区别,并通过经济效益对比,让村民们科学判断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

    “自2011年以来,丰庄镇首批380亩流转土地已全部完成,流转合同期限30年,合同签订为每亩500斤产量,按照国家保护价进行计算,三年一结算,农户积极性、预期非常理想。”王红伟如是介绍。

    新型农民看政策 更重思路

    该镇村民苗金利是丰庄镇首批致富精英,常年在外经营业务,手中有不少闲置资金,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更看中土地流转带来的机遇。

    2011年6月份,苗金利积极响应丰庄镇政府土地流转政策,成立丰庄镇首个土地流转示范点。

    据苗金利介绍,他的农庄已拥有土地380亩。通过多方考察研究,引进文玩核桃、辽河一号、中农短枝,香铃等12个品种,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首批核桃林已初具规模,预计明年即可挂果收益。

    采访中,苗金利如是告诉记者,目前,大家所见到的核桃园只是农场的一个开始,下一步他将继续增加土地流转面积,预计2016年合作社面积将达到1400亩。除了大量种植核桃林之外,后续他还将成立核桃油厂、核桃露加工厂等对核桃进行深加工,目前,相关商家已进入洽谈阶段,预计2019年将全部完工。

    据该农场一位70岁老工人寇乐善介绍,自鑫利农场成立以来他便开始在这工作。过去,由于年龄较大又无其他特别技能很难找到工作,来到农庄后不仅每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还解决吃住问题,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也很轻松,在农场工作也非常开心。

    谈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老人脸上了开了花,称土地流转要比个人耕种实惠的多,大面积耕种,收割要比以前好的多,并表示自己剩下的一点地也要流转出去。

    据悉,鑫利农场已经为附近200个留守老人解决就业问题,农场产业全部投入使用后,将为附近居民提供500多个就业机会。(记者 马凯 吴猛 张宁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yuwen  来自:中国经济网

相关热词搜索:黄河 土地 农民 延津 流转

上一篇:李新社:“墨海书缘”书法艺术公益展在郑州开展
下一篇:信阳潢川县扎实抓好2014年防汛工作 确保安全度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