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电补贴、生猪补贴、柴油补贴等多项国家补贴涉及生产生活的多方面。然而原本是对重点扶持领域的倾斜政策,却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眼中的“唐僧肉”,“荒唐”套取国家补贴手段层出不穷。河南襄城县一名官员丁某,利用自己县爱卫办主任的职务之便,在农村改厕项目中虚报改厕数目,贪占国家补贴8万余元用于个人消费,日前一审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网2015年1月13日)
国家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深得民心。可这样的政策却被一些地方钻了空子,发生编制虚假资料、官商勾结、欺上瞒下的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着实让人愤怒。这不仅造成了国家资金的损失,也损害了国家政府形象,从根本上也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这样的行为,必须严惩,铲除“苍蝇式腐败”,要让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惠民补贴被套取的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国家惠民补贴政策的落实责任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当中一个环节不到位,补贴资金就无法兑现。从程序上来看,首先应该是受益个人或企业自行申报,交当地政府部门核实,再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最后是财政部门核实拨款。如果地方官员不实地调查核实,甚至与受益人里应外合、狼狈为奸,编制虚假资料,而监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流于形式,亦或明知存在虚假成分,却因为与企业或个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而视而不见,如此的“精诚合作”成功国家补助资金下来后再进行层层瓜分,就演变成了链条式的“苍蝇式腐败”。
国家惠民补贴属于国家资金,似乎比其他资金来得更容易又更不易败露。由于骗补成本低,大多数拿到补贴的机构或者个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存在能骗就骗、罚不责众的想法,造成骗补现象在各行各业时有发生。因此,要斩断伸向国家补贴的黑手,就要加强国家补贴项目审核把关,实时跟踪监督,并做到全程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铲除腐败土壤温床,并严惩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才能减少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文/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