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修复道德的“第一扇窗户”
2014-11-11 21:08:09   豫闻网   评论:0

  八旬老人李志昂跟老伴辛辛苦苦在长泰坂里乡丹岩村黄西坑书库,养了2年多的鱼,遭当地百来位村民哄抢。类似的群体性哄抢事件近年来不在少数,在谴责这些令人发指的举动同时也凸显了当下我国道德教育的任重道远。

  这种恶性的群体性哄抢事件不但给社会进步带来道德的“破窗效应”,而且更是对一个法治国家公德秩序的厚颜挑衅!群体性哄抢的导火索往往和被打破的“第一扇窗户”密不可分。如何掐灭第一颗火星?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做修复道德的“第一扇窗户”。共同维护好社会发展遵循的公德秩序。守住自己良心,也守住社会的未来。

  群体性哄抢往往具有许多特点。参与人员多且鱼目混杂,现场也往往混乱无序,聚散快等。参与的人员受到制裁的几率较低,有的升级为治安问题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群体性哄抢事件的根本就是人们在利益驱使下抱着“法不责众”的卑劣侥幸心理的一种“破窗效应”,这不仅是治安方面的思考,也是人性道德问题的思考。

  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逐利心理是群体性哄抢事件的集中心理表现。参与者的短暂的道德挣扎往往被群体的狂热和过激所湮没,往往就是没有守住这看似一瞬即逝的道德犹豫惹得祸,但这却是道德的长期积累和文化习惯沉淀。这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等同的,假如没有日常的积累却寄望一是的“喷发”是不现实的。

  群体性哄抢事件的处理在不只是简单的需要我们的治安管理更加高效、有力的运作,更需要的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自觉、道德维护、法律遵循。试想,当我们面临“第一个打破窗户”的人有集体的力量出来维护和制止,那么源头的缝隙就会被及时的堵上而不演变为决堤。

  在法治国家,我们都该坚决摒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在利益面前要我们都该坚守“取之有道”的底线,在“破窗效应”事件发生之时努力去做修复道德“第一扇窗户”的人!(丁二四)

责任编辑:news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窗户 道德

上一篇:学区房逆势上涨,“拼房”围城亟待跳出
下一篇:迷信“关系”折射国人法治思维欠缺

分享到: 收藏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