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给郑州治堵提建议
从4月25日上午11点30分开始,本报在官方微博“@大河报”和本报企业QQ平台(80096211)发出征集,邀请网友参与调查,并对郑州治堵提出建议。截至当天下午6点,共有400多名网友参与,并表达了对限行的看法。
限or不限
正方
记者发现,大部分支持郑州限行的受访者认为,郑州的交通拥堵已经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不得不依靠限行来提高通行效率。拥堵不仅浪费大家的时间,而且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不少网友认为,从去年至今,北环、花园路、金水路、文化路等路段随时可能爆发的大面积拥堵已经成为大家的噩梦。目前,郑州市机动车辆已超过250万,且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道路资源和机动车数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即便现在不限行,将来还会限行。
反方
不少反对者认为,目前郑州的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并非车多,而是规划缺失,交通主管部门对道路停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的管理不善,公共交通投入不足,错峰出行措施缺乏等诸多因素造成,如果这些方面做好了,缓解拥堵就不是问题。
部分受访者担忧,限行会导致有条件家庭购置第二辆车,规避限行,反而造成车辆增加。
也有很多受访者从法理角度反对限行,他们认为,消费者购置车辆时,缴纳了购置税、养路费和交强险等费用,而政府限制车辆使用,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
网友观点
网友“爱梅不胜收”:建议一天限两号。
网友“飞扬97小窝”:郑州拥堵,是因为低级的城市规划水平、无序的道路市政建设以及远
不能满足需求的公共交通服务造成的。
网友“BleafGG”:治堵最有效的方法是:1.治理乱停乱放;2.严惩违反交通规则的乱行驶问
题。做到这两条,交通缓解1倍以上。
单双号or尾号
正方
支持单双号限行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郑州大面积施工,通行效率极低,只有实行单双号限行才能尽可能多地限制车辆上路,引导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也有受访者认为,减少私家车上路,提倡公交出行不仅能缓解交通拥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环境。
在单双号限行方案的支持者中,很多人直言“反正自己没车,单双号限行,出行更方便了”。但更多的支持者则是从路权和环保角度,希望采取类似单双号限行的措施限制私家车和公务车上路。
反方
北京、广州等地,单双号限行方案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临时措施。有支持者据此提议,郑州目前处于集中施工期,可采用单双号限行,等到“阵痛期”过后,再停止限行或采用尾号限行方式。
尾号限行的拥护者,理由很简单:限制面小,有治堵效果。以成都为例,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限两个号,实施第一周,成都中心城区每天上路的车辆较往日减少了13%至15%,城区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40%,拥堵路口数量下降47%,效果明显。
反对单双号限行的受访者也提出了很多现实问题:将近一半的车主出行受限,转投公交,郑州公交如何承受?家庭条件较好的车主会不会购置第二辆车,规避限行?
假如限行,我们的生活会有啥变化?
关于郑州是否限行的讨论早就有了。去年8月12日,本报对成都限行经验进行详细报道后,郑州市交警支队交通科一名工作人员曾回应称,已对限行方案进行调研。时过半年,郑州限行方案走到哪一步,官方尚未透露。但假如郑州真的限行,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变化1 |出行更多地依赖公共交通
实行限行后,受限的车主不得不选择公交、地铁、出租车等方式出行,这对郑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将是一个严重考验。如果交通主管部门提高和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那么选择公交出行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逐渐形成一个绿色出行的氛围。
近年来,郑州不断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公交公司每年投入新车超过500辆,BRT运营也将在三环复制,公交专用车道和公交港湾等设施的建设使得公交运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郑州地铁的建设,高效快捷的地铁网即将形成,将极大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变化2 |自行车和电动车会增多
限行后,除公共交通外,自行车和电动车也将成为受限车主选择的对象。目前郑州到底有多少电动车,没有权威统计,但数量绝对不少。因此,加强对电动车管理的呼声也一直存在。
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也兼具健身效果,是政府和民间一直大力倡导的出行方式。法国巴黎拥有大约1400个租车站和两万多辆专供出租的自行车,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也已成功运作“公共自行车”项目,我省的濮阳公共自行车项目也正在运行。如果未来郑州也能实施公共自行车项目,我们将有更多出行选择。
变化3 |每天收到“受限车号”预报
“今天是星期一,受限车牌尾号为1和6。”如果郑州限行,早上收听广播和翻看报纸时,收到的温馨提示,除了天气和空气污染指数,还会新添受限尾号。
变化4 |公务车将面临改革
限行政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对待公务用车,这事关限行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假如郑州限行,那政府部门必须公布公务用车总数、用途、限行实际执行与效果等信息,并以特殊标识等方法与民用车区别开来,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是一次公车改革的契机。限行前,公车改革及社会监督机制必须建立,这样才能确保公车不被滥用。记者朱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