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体工程学创办人、中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建军接受记者专访。他深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外延,通过梳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他发现中国文化有“六朵金花”,进一步溯源,他找到中国文化的“根脉”,并指出,当下复兴中国文化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指出复兴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
一、中国文化的内涵
记者:您是如何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复兴这一命题的?
李建军:近几年,我在各种场合都听到一种来自举国上下的呐喊,就是要复兴中国文化或者传统文化,即使最普通的百姓也时常有此感叹。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国家发展的最高点提出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景和构想:十八大以来,习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多引经据典,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旁征博引,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2014年9月,习总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我想这不是习总一时兴起的有感而发,而是一个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抱负。来自各阶层的呼声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表达了一个愿望。两个问题是:一是中国文化尤其传统文化正在流失或被淹没,只是程度、幅度很难界定。二是国人离不开这种文化,离开它就无法生存,至少是生活得不幸福。一个愿望是重新找回自己的根脉,找回自信。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文化?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弄不清这个概念,复兴中国文化就是一句空话,不仅根脉找不到,同样找不到自信。
记者:您认为什么是“文化”?您如何定义它?
李建军:文化是一个很模糊、很宽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古今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科学家都很重视文化,也都曾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如: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说:“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说:“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中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也有过定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并认为“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类似的定义很多,各有各的定义角度,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被社会普遍接受、令人满意的定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念不过是人类对特定事物和现象的概括,不同的人因为环境、学识、思维等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意识,所以也没有必要非得给文化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一种事物和现象人们总会有大致的趋同意识,这个趋同意识基本就是它的概念,文化也不例外。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它就像老子说的那个“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事万物必有其理,终归大道。万物由“道”而生,并遵从“道”。这个“道”就是自然,它在自然万物之中,又在自然万物之外。
我是这样理解文化的概念,那就是:文化是一个地理区域、种族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此轮文明之下的人类文化已有几千年历史,古今中外,风格不同、形式不同、内涵不同,丰富多彩,难以计数。科学有进步与落后之分,但文化没有这样的分别,文化只有优劣之别。好的文化给人正能量,不好的文化给人负能量。
记者:在您的定义中,“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
李建军:我们认识文化,必定有三个不可忽略的要素——
第一,文化具有地域性。
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是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常常说科学无国界,这话没有错——一个物理公式、一个化学方程式,放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是同样的。但如果用来说文化,那就大错特错了。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而这种历史都是特定地域空间的历史,文化就是特定地域环境的历史积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就是地域,而“一方人”则不仅是指生存,而是人的全部,更重要的是文化,是群体的智慧、群体的思维、群体的意识、群体的生活,包括言语、文字、心性、思维、观念、风俗、艺术、技术等。
从全球范围考量文化,最基本的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是最大的地域区别。地球上东、西方的区分,不是人类的主观选择,而是由地球本身的对称性物理能量场所决定。这很符合中国的太极文化思维——阴阳的普遍性是指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万事万物易变的总规律。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从星体的回旋到万事万物的易变,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任何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阴阳的任何一方又可再分阴阳。事物的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宇宙中无穷无尽。所以,人类可以创造超越国界的科学,但无法创造超越国界的文化。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的差异特征是以地域为根基,由地域环境所滋养的,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内繁衍生息,自然会创造出不同特征的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文化的总体面貌。而所谓的民族性,是指民族间的特征差异。民族的内涵可大可小,国家层面的民族性,是众多地域特征的集中体现,比如中华民族的概念就不单纯是汉族,还包含了其他55个少数民族。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东西方文化的区分,是因为东西方两大民族体系在身心灵、生活习俗上截然不同。中医和西医、中餐和西餐、中华音乐和西洋音乐、中国水墨画和西洋油画等,都是东西方对称最为鲜明的表现。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更加强调了民族性是文化不可或缺的。
第三,文化具有个体性。
所谓个体性,就是个体差异性,就是一个人或团体、群体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或团体、群体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或团体、群体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或团体、群体的存在方式,这样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文化的个体性。从国家民族层面看,就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的个性。我们看一个民族特征,除了从生理特征上可以区别他们,还可以从文化上给出答案。同时,文化的个体性也是这种文化、这个民族或国家的根脉所在。
从地域性、民族性、个体性三者间的关系来看,民族性和个性都要以地域性为依托。这个道理很简单:不管是作为民族的总体还是个体,都需要生活在一定的地域内——地理决定人文,即是地域性造就了文化的民族性和个性。
记者:在您看来,什么是中国文化?
李建军: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命题最初在我脑海里出现的时候,我还觉得它是个十分难回答的问题,正如不能精确地给文化一个定义一样。但是,如果从上述关于文化的三个要素的去理解,就很容易解答——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现象,是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人们长期思维和创造的产物。中国文化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整个中华民族的事物、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带有鲜明的中国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个性特色。
梁漱溟也认为:“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则意味着特定事物、习惯、生活的方式、观念和方法。这样说来,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特定事物、习惯、生活方式、观念和方法。无论如何,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你总不能说成不是自己的,尽管它有些可能不好,或者说是不良。所以,我们真正应该探讨的不是“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是“中国文化什么样子”,这才有助于我们复兴中国文化。
二、中国文化的“根脉”和“六朵金花”
记者:您在以前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文化是有“根脉”的,那么这个“根脉”是什么?
李建军: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所以任何种类、种族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根脉。复兴中国文化,就是找回根脉,找回自信。首先是找回根脉,找不到根脉,也就找不回信心。那么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什么?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理解,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行为文化、心智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
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但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不完全是物质本身,其上必定凝聚着精神的东西。比如长沙马王堆出图的金缕玉衣、唐朝特有的唐三彩、明朝的青花瓷等,其中包含了中国的人对物质的创造,也包含了当时的科学发展和艺术追求。制度文化、伦理文化、行为文化、心智文化和艺术文化都是隐性文化,但是都附着在事物上,或者通过事物体现。
制度文化、伦理文化、行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包括社会规范、生活规范、 家庭规范、礼俗民俗、风俗习惯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智文化是理性的意识活动,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艺术文化是用形象的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其中心智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核心和源出。我们要探讨中国文化的根脉,就要从这里找寻。而要找得准,首先要弄明白中国文化的“枝干”,顺着“枝干”向下,才能找到根脉。
记者:那么中国文化的“枝干”是什么?您以前提出中国文化有“六朵金花”,这是否就是您所说的“枝干”?
李建军:从浩瀚无垠的几千年文化中梳理出它的“枝干”其实并不难,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传承并一直影响国人生活的东西,归结起来就是六个方面:儒家、道家、释家、中医、堪舆、艺术,它们就是生长在六个枝干上的六朵金花:
——儒家。
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在汉文化圈占据绝对优势已经2000多年了。它以和谐为主导,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来构建宗法社会。它使汉民族谦卑有礼又勇于承担,以和为贵又不卑不亢,几千年来为中国社会的秩序井然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今天,儒家思想还深刻影响着汉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将在文化复兴中释放出新的光辉。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已经渗入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用,还是治国安邦,都是礼仪至上。儒家创立人孔子所以在各国之间奔走,就是因为当时礼仪崩坏,威胁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可见礼仪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道家。
道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道家的处世准则,所以说道家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道家认为,天、地、人、物同根同源,它们本是同根生,有一个共同的本原,那就是“道”。所谓“天人皆物”,就是说天与人都是物,形态虽异,但本质相同,都在进行阴阳交变,都遵循着五行生克之道,是为“物物皆太极。”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道家与道教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渗透到人人关系中,成为儒家的重要补充。
——释家。
综观中国历史,儒、释、道从来都是互动发展。特别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逐步走上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国化、民族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格局。这足见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思想方面,佛教的影响更加深刻和广泛。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如果说儒家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则佛学该是中国文化的心脏,而道家学说是筋骨。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文化,则佛教的输入,竟使中国本位文化第一项变质,而成为本位文化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堪舆。
从大禹治水开始,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居住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专门的学问,这就是堪舆学或风水。它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方式,确定环境的吉凶。今天看来,它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带有鲜明的哲学思辨色彩,它以古老的阴阳二气与形神一体学说为依据,建立了藏风得水聚生气的理论体系。风水又具有强烈的世俗特色与应用功能,与人的生命历程和生命质量息息相关,在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对风水宝地向往而追求之。当代风水学秉承传统“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强调从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家庭布局,都应遵循这天地人和谐互补的原则,以期达到趋利避害之目的,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高度和谐。
——中医。
这是带“中”字的文化,也是科学。中医是中国人在追寻自我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其最大特点就是整体思想和系统观。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是对立统一的整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这里说的就是人和自然本质相同,而且人处于天地间,和天地构成一个整体,是天地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天地之外。人自身也和天地一样,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联结成一个整体。所以,中医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疗理论,都从整体入手,通过调节的方式,达到人体与自然协调,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艺术。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的艺术绝对是具有显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代表性艺术有书法、绘画、音乐、诗词、舞蹈、园林、建筑、雕塑和戏曲等。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而中国传统艺术则是历代中国艺术家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环境的感悟和理解所呈现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西方艺术有非常显著的分野。比如中国的书法和国画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都没有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西方虽然有油画,可与国画相比,不单单是一个使用油或水墨成画的区别,更有画法和思想的区别。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它不仅是表达观念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形态。中国书画特别讲究“神韵”,比如王羲之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的行书,张旭博大清新、纵逸豪放的草书,吴道子构思独到、气势磅礴的宫廷画,顾恺之飘逸秀雅、清竣瘦骨的人物画,张大千的豪迈豁达的山水画,齐白石天真烂漫的花鸟画……可以说,这些书画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神韵。而这些是西方油画所无法表达的,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书画所以具有特别的气、特别的能量场、特别的感染力,这除了其中蕴涵了古典哲学、文化等内涵外,与造就它的工具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中国的书画家们都离不开四样东西——笔、墨、纸、砚。人们就把这四种文具称为“文房四宝”或者“文房四士”。中国的诗词、园林、建筑、等同样具有中国特色,而这些在几千年里都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精神生活。
儒家、道家、释家、中医、堪舆、艺术,这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枝干上长出的六朵金花,其中儒家之主干,其它文化都依附它们而存在。
记者:那么,找到了中国文化的“枝干”——“六朵金花”,中国文化的“根脉”在哪?
李建军:是的,我们可以顺着“枝干”来来找中国文化的“根脉”。我们找到了什么?就是《周易》。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与西方的《圣经》齐名,它是中国先民探索宇宙、自然和社会的经典,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印记,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创新、累积,传承至今,进而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曾说:“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不了解《周易》是不行的”。世间没有任何一部书能像《周易》那么魅力巨大,中国文化的各类学科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儒家之始、道家之源、禅宗之本、中医之祖、堪舆之脉、艺术之根;
可以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活水。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六朵金花”——儒家、道家、释家、中医、堪舆、艺术,都深受《周易》精神的薰淘和浸润,它可以说是而在此之下的文字、数术、民俗、建筑、饮食、服饰等同样舞步深受《周易》的影响。
中国历代帝王将相、圣贤儒士都视其为文化瑰宝和治国安邦、扶理朝政的必学之术。古代传奇人物鬼谷子、张良、诸葛亮、孙宾、刘伯温等贤人居士,虽是军事谋略家,但也无一不是上察天文、下识地理,善于占星卜卦、观云望气的易学大家。
《周易》对儒家的影响——
在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中国,《周易》高居儒家十三经之首,它是儒家中庸之道、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通过对《周易》的阐发和解释,奠定了儒家在中华文化中的统治和主导地位。而同时被儒家奉为经典的《诗》、《书》、《礼》、《乐》、《春秋》,它们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都源于《周易》。《汉书·艺文志》中说得很到位:“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这五经加上《周易》,被后学称为《六经》。宋代儒学家提出“六经之道,《易》为之宗”。总体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有两个基点,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基点正是《周易》对乾坤两卦的阐释。就儒家创始人孔子而言,他基本上是个述而不作的人,《论语》只是后人所整理的结果。但是,他却作了《易传》,将自己的思想作了尽情发挥。孔子十五学道,三十有小成,五十岁以后“读《易》韦编三绝”。《易传》对《周易》的解释,使《易经》转化为哲学著作,发生了质的升华,即以儒学的基本精神弘扬了易道。
《周易》对道家的影响——
道家思想、道教之根也是《周易》。道存在的根本就是八卦思想,《周易》编码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先后天学说、元神识神、炼丹学说的思想根基,也是道家五术的根本。在中国文化中,专门思考形而上的道的第一人是老子。道家开创人老子的《道德经》,它把柔作为存在的本质,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把阴阳作为现象学,把谦卑作为人道。博大精深的《道德经》是继《周易》之后又一个文化巅峰,它们与《论语》成了2500年来无法超越的思想高峰。过去人们认为《道德经》是老子独创的思想体系,实际上它的渊源是《周易》,确切说老子是依据《周易》的卦爻辞系统全面建构起来的——老子剥离了《周易》的卦象符号,抽象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建构了道家的精神内核。五千言《道德经》,虽然无一言论《易》,但其中的“道”却是易道的再现和发展,《易经》的基本的概念——阴阳、变化、刚柔、进退、祸福、吉凶等都在《道德经》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尤其从东汉末,随着黄老之学的神仙道教化,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周易》的象数引进丹术中,倡言炼丹服饵可以养生延年,又把易学引向道教化。道教的太极图以独特的外观、诡秘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其结构黑白对分,合二为一,和谐流畅;整体犹如黑白两条鱼环抱成圆,相映生辉,自然天成。千百年来,太极图被当作道教及东方文化的标志大行于世。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既表现了事物阴阳平衡,又揭示了自然界阴气、阳气的运行、消长与转化,是《周易》思想的高度图式化。道家和道教易学对于化学、医药学、气功养生学、数学、天文学、历学、堪舆学、矿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准备和推动作用。
天坛
《周易》对释家的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从一个地域输入另一个地域,必须适应本地域的传统文化,才谈得上生存、独立和发展,中国佛教也不例外。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至分两阶段,一是吸收印度佛教阶段;二是佛教中国化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前的几百年间,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翻译佛教经典,接受教义。隋唐时代,智者大师汲取、结合中国原有的儒道文化背景,形成了义理精确,具有中国特色表现形式的彻底本土化中国天台宗,而其儒道思想,根脉在于《周易》。在中国佛教和《周易》联系中,最早是天台宗,最重要的是和华严宗、禅宗,这是因为它们和《周易》更具有某些共同性。《周易》和华严宗思想是相通的。华严宗的无相观念和《周易》的六十四卦变化原理是一致的。华严思想和《周易》的整体观、天人合一观念也是一致的。禅宗与《周易》的关系也非常清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变成禅宗。为什么?因为它与伏羲八卦相融合了。《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不断运动的,阴阳平衡转化、五行相生相克等,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所以文明的发展也在不停地变化,不停地前进。禅宗就是这种思维所造就的。至于中国化了的其它佛教宗派如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有一著名的开导学生的方法叫五位法,这个方法和《周易》的离卦、六爻的变化原理是一致的。明末僧人智旭著述《周易禅解》,在《周易》的义理、象数和古史等研究路径中以禅解易,融合儒佛思想,为其时三教会通的重要著作。基于这种思维,华夏文明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因素并为我所用,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由此可见,易兼三教,易道是三教沟通的一个重要基点。
《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中医学集中了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以阴阳辩证学说和五行循环的系统观,对人体系统组织的复杂现象进行分析,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所谓“易医同源”传承至今的中医是由《周易》中衍生而来,可以说中医是易道的分支。《周易》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周易》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子午流注、八纲辩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周易》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辩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周易》讲述的天地有五行,五行生八卦,八卦有阴阳两极,天地平衡之道,反复循环,互相调和。中医的理念也是调和,使身体内的阴阳调和,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医易之道说到本质,就是中华大文化的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
《周易》对堪舆的影响——
在中国个阶层中普遍适用的堪舆文化是从《周易》学说中衍生出来的。后来在风水中广泛使用的罗盘,其圆盘上的圈层或简略或复杂,少则三层,多则四十多层,每层都有特定的文字或符号。其中第一层是太极,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第二层是八卦,再生六十四卦。八卦之气的最大特性在于运动,是一种方位的运动,从震开始,周流八方,最后到艮,完成一个圆周周期。五行之气的顺时针向右旋转就是八卦宫位以其所属五行之气的旋转了,八卦图也就在五行气的作用下转动起来了,生生不息。它不仅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密码标志,也是一个储存量极大的信息库。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模式,综合自然界、社会和人体的各种信息服务于生活、工作。
《周易》对艺术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代那里流传下来的诗歌浩如烟海,内容之丰富,体例之完备,历史之悠久,举世罕见。中国古代诗歌非常有特色,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能比肩。这种特色怎么来的?根于《周易》。《周易》与中国特有的诗词相通,《周易》中的一些卦爻辞,本身就是简短明快、意味隽永的诗歌,也可以说中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至《周易》。中国历代的诗、词、曲大都起源于民歌,如《诗经》。《周易》与《诗经》有着明显的先后继承关系。
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周易》卦爻辞突出的运用了“兴”的手法。何为比兴?其实就是《周易》的易象。说《周易》卦爻辞是诗歌,这首先表现在它已经用韵了——《周易》卦爻辞已经开始讲究对仗和用韵,句式生动流畅、简明洗炼,在形式上呈现出诗歌的特征。古代诗歌声调的高(平)低(仄)音相间传统,是太极阴阳的概念。前面说得到了国画,其思想观念、意境追求、用笔用墨也是源于《周易》。可以说国画的发展与变革,很好地吻合了历史传统文化变化的脉络,其中《周易》的影响最深刻。像中国山水画形构所反映的八卦图像,以变化、层次、生动、显现、整合等要素进行艺术处理,体现了绘画人对乾卦即天的遵从与理解。
目前的收藏界,水墨画非常受重视,原因是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水墨画是中国画特有的一个画种。水与墨这两样来自大自然最普通不过的物质,再加上宣纸和毛笔,创造出中国绘画中乃至世界绘画中最绚丽多姿的画种。
这样的玄机从哪里来?就是源于《周易》的阴阳五行之道。中国文人钟爱水墨画,与道家、道教有关系。在中国文化中,黑白代表天地阴阳,既然作画用的是白纸,那所用的材料为黑色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在传统阴阳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各有自己的代表色。代表水的颜色就是黑,而墨必须靠水来融化。这样,水与墨就得到了统一,这两种元素在宣纸上也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张大千晚年一改自己的娟秀画风,以阴阳之道入画,于是就有了一泼而就大写意的雄厚笔墨,阴阳之气勃然而发。
以“六朵金”为中心展开的中国文化多元多彩,但从本质追求看,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和谐与平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深刻认识到了和谐的意义,并将它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数千年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与世界其它民族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始终强调平衡、遵循和谐,中国文化的主流——儒道释都讲和,尽管解读有别,但核心和指向是一致的,就是和谐。所谓“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互统一,其根本的法则就是平衡,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核与精髓,更流露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潜藏在血脉中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而这正是《周易》的灵魂,儒道释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中国文化的全部也是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
《周易》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奥义在于它发挥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使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沟通了中国文化的命脉,衍生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像一个无穷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儒家的易是人文易,道家的易是科学易,释家的易是行善易,中医的易是养生的易,艺术的易是求美的易。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枝干,中国文化主要是靠这六个干枝传承下来的。
三、如何复兴中国文化
记者:当下国人呐喊要复兴中国文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李建军:现在儒家的传统基本没有了,仁义礼智信被GDP和金钱至上给淹没掉了;道家的东西几乎年轻人都不知道,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佛家特别是佛教被很多人看成异类,只留下一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或者成为赚钱的工具;中医的命运更是不可推测,几乎找不到出路,只剩下几个人在呐喊;堪舆学被看成迷信已经很久了,虽然百姓在用,可始终未获得主流的认可;至于艺术,现在的诗歌没落到什么地步了?为什么没有生命力?为什么现代人读古诗而不看现代诗?还有绘画,似乎在传承,但已经被以探索的名义给予了很多西化。
这就是中国文化在今天的命运。试想,如果这样的形势再持续下去,中华还有什么?等到连根脉都丢失殆尽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今天我们的环境问题、各种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丢失了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今天我们谈复兴中国文化,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是必须的事情。现在我们可以谈复兴这个概念。从语义上讲,所谓复兴,就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民族复兴、文化复兴都是这个意思。
记者:在您看来,应如何复兴中国文化?
李建军:关于如何复兴中国文化,我想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第一是复兴什么问题。中华民有上下7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但同时糟粕与精华并在,所以在文化继承上,自然不能良莠不分。这是一个问题。我想这个界限不是很难把握,国人能喊出复兴中国文化,辨识黑白的智慧和能力自然不缺。
我们要抓住要害,就是根脉。前面我们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就是儒家、道家、释家、中医、堪舆、艺术六个枝干上开出的六朵金花。枝干传承有了,其它文化自然而然地会得到传承。我们曾经有个“国学”的概念,许多年来,各界都在讨论如何振兴国学、发展国学,可什么是国学?至今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有人说国学就是中国产生的所有文化内容,还有人认为国学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有失准确,定位很不清晰,这也是影响复兴中国文化的行动陷入迷茫境地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弘扬国学,可是我们居然连什么是国学都搞不清楚,何以弘扬?
我曾经给国学下过一个定义:国学是中国的思想体系、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固定模式,是中华民族的文脉与血脉,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现在看来还不是很精确,因为这个定义重视了“器”,而忽视了“道”,而中国文化一种道器并重的文化。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根脉去找寻答案,这个根脉就是《周易》。所以,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从哪里开始?就是《周易》——我们从根脉上去发展,六朵金花盛开得艳丽夺目,我们的文化自然得到全面的复兴。
第二是创新的问题。2012年,我在出席马来西亚吉隆坡第十五回世界《易经》大会上层发表过《溯本求源,开拓创新》的演讲,其中就讲到创新的问题。记得西方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在,它已经成为全球人的共识。所以我们看到,今天全世界到处都在讲创新,都在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2014年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辞说到:“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在今年3月5日的人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做了一个18000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竟出现了38次,不仅明确了创新的主体,同时还对创新的发展模式、制度建设、开展路径进行了勾勒,并且最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愿景。这些都足以说明创新对国家振兴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总理说的创新,不仅指经济发展,也包括复兴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只要历史没有被割断,这种能量就会持续发挥它的作用。人们如果能充分利用了这种的能量,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就必将给国家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在看来,虽然全世界都重视了文化创新,在很多地方却没有出现很好的创新的成果。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现象。
为什么创新成果不够突出?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创新的境界不高。现在的很多所谓成果,大多是低层面的改进,或者是在经验积累上的改进,还只是一些做法,没有从国家、民族文化的整体意义上来发掘,深度和高度还都不够,所以它释放的能量相对就小,不足以产生什么成果。
二是创新的概念不清。从时代转变的角度看,我理解创新的本质在于继往开来。这就说,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开创。没有继承的开创如水中的浮萍,没有根,当然不稳;没有创新的继承是墨守成规,当然会被淘汰。我曾经考察过台湾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个成功的例子。台湾在经济方面的奇迹,说到底是文化创新带来的。比如台北的发展,因为与大陆地脉、血脉、文脉相承,台北保留了纯粹的中原文化。但是,在台北的灵魂中,又融合了许外来的信息,这种融合是以传统中原文化为核心,吸收了外来的能量。结果台北出落成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奠定了它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这种继往开来的创新,去复兴中国文化。
有人说我们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良,吸收一些西方元素加入当中,来个“中西结合”,岂不是两全齐美,既保留了传统,又展示了现代?我认为这更加不妥。我不是说不可以相互学习,也不是说去拒绝外国文化,而是要我们注意应该如何去学习。特别是文化,它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打个比方,唐装是中国人独有的服饰,但是穿在金发碧眼的西方人身上无论怎样看,总是处处透着疑问和怪诞。建筑也如此,简单地把西方建筑模式与东方建筑样式像摞豆腐块一样摞在一起,怎么看都别扭,更无法焕发出原本的文化能量来。建筑本身有规律,有构造。从天人合一的观念来看,如果达到了它自身的要求,它就是好的、有机的。一个完美的建筑应该是从地下长出来的,而不是像在摆积木一样放在上面。一些所谓大师根本就不顾建筑自身的规律,不顾中国的文化、风俗、地理环境,完全移植他们自己的设计理念,生硬地放在中国的土地上,造就了一片与中国的文化、风俗、地理环境极不和谐的东西,居然还被中国人认定为典范或品牌,实在悲哀至极。
我们的文化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特色,是民族血脉凝结而成的,如果硬要把我们自己的血脉剔除,而灌进所谓的“先进文化”,那就绝对不是中国的。如此去嫁接,完全不能服中国的水土——我在此强调:文化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品质之别和地域、民族之别。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血、骨、魂,我们只有在自己的血、骨、魂的支持下才会生存得健康持久。我们可以借他们的壳,但决不能连他们的魂、血、骨一同借来,那样我们就死定了。那种全盘西化的“拿来主义”早在上世界之初就因为水土不服而受到批判,但至今还有人崇尚。所以,我们的确应该冷静下来想想这些问题。
中国文化思维的特点是整体观和系统观之下的和谐与包容,这是我们的长处,世界少有的长处,所以我不担心国人不知道去学习和创新,关键是不要随意嫁接,更不要抛弃传统而全盘西化。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守住中国文化的根脉,然后继往开来去创新。这才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