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半数受访者喊累 47%家庭年人情费至少3000元
2014-05-14 08:17:33   豫闻网   评论:0

    被淡化的人情味更浓厚了,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明显少了……5月12日,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方式成功访问郑州、三门峡、安阳等10个省辖市的1206户城镇及农村家庭后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央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顺民心、合民意,起到了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作用,公众期盼作风建设继续深入推进,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半数受访者“喊累”

    调查显示,81.67%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人情消费支出有所增加,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需要给“红包”的事情变多了。在人情消费金额上,47.46%的家庭年人情消费金额在3000元以上,13.35%的家庭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达4万~5万元,公众人情消费负担之重可见一斑。

    人情消费本应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润滑剂”,但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人情消费已经成为生活压力和负担。有受访者说,“人家拿100元,你拿50元就不行,显得小气”。受访者对“存在攀比、浪费现象”、“存在过多、过滥现象”、“存在领导干部借机敛财”等问题的赞同比例分别达61.03%、56.22%和32.67%。

    作风建设顺民心合民意

    “现在领导作风转变了,都提倡勤俭节约,饭店都提倡光盘,吃不完的也都打包带走了。”这是不少受访者的共同感受。

    调查表明,71.89%的受访者认为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了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作用。“现在社会风气好转了,希望这股‘清新之风’能催生出具有民族性、先进性、时代性的文明生态和崭新风尚。”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党委书记冯炬明颇有感触地说。81.84%的受访者期盼党委政府能够在引导人情交往、遏制过度人情消费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让节俭新风成为一种习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明华分析,人情消费属于风俗习惯,它的存在客观上是人们感情交流的需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情消费中隐含的一些陋习逐渐暴露出来,铺张浪费、不切实际、追求奢华等等不良习气不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不利于“文明河南”建设,而且已经演变为公众自身的精神拖累和生活负担。对此,马明华建议,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念,以制度建设约束不正常的人情消费现象,解人情之累,树节俭新风,建文明河南。

  □本报记者 谭勇

责任编辑:bjhtren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纪委的刀要公、快、准、绝
下一篇:三门峡男子上身单薄如“纸” 12岁时腿无法行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