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村“第一书记”:当好村民的“掌柜”
2014-05-12 15:16:04   豫闻网   评论:0

    中新河南网新乡5月12日电(汤荔 韩晓红)“驻村干部不仅仅是要给村里修路筑桥,在我们村村民的眼中,村干部就是‘掌柜的’”,在河南卫辉市后河镇段庄村做了三年“第一书记”的王未来告诉记者,在城市工作生活了近30年的他,初到基层,即使有思想准备,还是先吃了一惊。

    2011年7月,51岁的王未来来到了卫辉市后河镇段庄村。“当时村里全是土路,雨后到处都是泥泞,连一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村集体除了几万元的欠款外,什么也没有。全村260户人家、940口人,村里1100亩地,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子基础建设落后,底子薄,信息闭塞,村民观念守旧。”王未来说,这就是段庄给他的第一印象。

    2010年7月底,河南从省直19家单位选派19名处级党员干部,到19个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任“第一书记”。2011年7月份,河南省委又从34家省直单位选派34名党员干部,到农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工作了近30年的王未来,骨子里有一股拼劲,在不算年轻的年纪,响应政府号召,来到卫辉市后河镇段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村民都不相信他能够在村里呆下去。他到村民家里去了解情况的时候,让他进门的都很少。

    为了了解村里的情况,王未来在村里住了下来,换上了短裤背心开始挨家挨户叩开村民的家。两个月后,他用电脑设计了一幅整个村子的分布图,把村情地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标注清楚挂在了自己的住处,并为每户村民都建立了民情档案。

    “驻村干部不仅仅是要给村里修路筑桥,按照我们村一位大爷的说法,村干部就是小乡村里的‘掌柜的’,要把新的理念、信息、国家的政策法规告诉老百姓。”王未来说。

    在改变村民观念和为村民办实事上,王未来下了大功夫。“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别还是在于人们的观念、认识的差别,村里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就要有造血机能,村民首先要转变观念”,王未来驻村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段庄建立数字化电视网络,要为村民引进信息,段庄在全镇率先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几年来,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王未来多方奔走协调申请了200多万元农田水利项目资金、137万元电力建设资金,解决生产生活需求。从省电力公司争取4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30多亩集体预留地上建成16座塑料大棚,每座大棚一年可收入3、4万元。

    和中国很多中西部的农村一样,段庄村的留守家庭占到80%,青壮年都在外打工。为了节约资金,王未来提议村里50岁左右的村民自己组成了工程队,农田水利改造和蔬菜大棚建设很多都是自己动手来做的。农田水利项目建成了市里的示范工程,有了建设经验,卫辉市把全市农田水利项目的装泵工程交给了村里的工程队。

    农民有了收入,村集体有了钱,王未来把村里一所废弃的小学进行了整修准备办幼儿园。在温州从事幼儿教育的段欢听说后,带着自己的温州媳妇回到了家乡,承包下了这个幼儿园。现在幼儿园成了全镇最好的幼儿园,周边6个村庄的130多个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

    “年轻人出去打工是因为我们的家乡不够好,没有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王未来说他心目中的新农村,要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庄建设各具特色,村里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这需要政府给与更多的引导。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河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河南省委在总结该省10年驻村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破解“三农”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完)

责任编辑:bjhtren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购拉卡拉享实惠 拉卡拉京东店购物有好礼
下一篇:焦裕禄成校园偶像 河南大学生亲切称“焦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