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陈央:面对负面舆情,回避岂是正解?
2014-07-27 17:40:11   豫闻网   评论:0

  一句“我有肖像权”,让黑龙江省鹤岗市某副市长将网民对矿难的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成功“上位”新闻当事人。而近年来一些明着不说、暗地里却拒绝记者介入新闻现场的官员“奇葩”话语却随之而生。网友也细细一一列举。(新华网7月21日)

  官员“奇葩”语录层出不穷,而且是一句雷过一句,好事网友也将其一一分类。有搞笑型:“你问之前咱能不能先沟通”,示弱型:“我病了,采访能不能改下次”,法盲型:“我就限制你”,踢皮球型:“我在开会联系办公室吧”,还有叫板型:“有本事你就去告”。官员雷人话语,不论是婉转示弱或高调叫嚣,不论是避而不答还是搞笑迂回,背后都是干部对于负面事件不敢担当的心态,懒于应对背后难免存在“有政府这块金字招牌,自然无所畏惧的”嚣张底气。但公众可不这么看,一件件负面事件,一次次“奇葩”回复,公众在调侃之余更多是心寒,对干部形象一次次失望,对政府公信一次次减弱,这样的无形之伤似乎总有干部看不懂。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不断强化,公众的参与热情和监督效能不断凸显,一次次负面舆情是对干部和政府的考验,考验的是干部的积极应对姿态,考验的是政府部门的担当意识。负面舆情,亦真亦假,公众难以分辨,但却渴望有关部门能站出来,积极应对,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驱散公众心中的疑云。是对,就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公众自然也能信服和支持;是错,就勇敢面对,该纠正的纠正,该处分的处分,公众自然也懂得宽容和谅解。可以说,面对负面舆情,没有“冷处理”的不增不减,若回避便只能减分,若积极应对,那就能变负为正,给政府公信加分。

  负面舆情,考验的就是干部对自我的认识,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一味回避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我主义,认为本身无错,认为政府不会做错,认为真理不需要解释,但丰富的肢体语言定格到图像上传递出的却是另类的信息。行动很重要,但沟通更重要,捂着、盖着都像是在拒绝民意,也是在维护自我,群众怎能不心寒。

  相关部门,在面对负面舆情时,要主动面对和担责,以严谨认真、敢于担当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认真查处,积极处理,及时回复,这才是解除信任危机的王道。若干部能做好这一点,自然能赢得群众的满意,也能深知,公众渴望的只是政府承担起该有的担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责任编辑:bjhtren  来自:豫闻网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舆情

上一篇: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贯穿全过程
下一篇:网评:朱憶娴:12306购票漏洞折射出什么?

分享到: 收藏

内容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