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安徽安庆强推殡葬,6月1日起一律火葬,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尽。今天上午,安徽民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经过主管的业务处室实地调查,实际网上报道的老人死亡情况与殡改没有关系。(5月27日 中华网)
在三尺木头里“平安着陆”,可谓是封建时代不少人最后的愿望。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思想仍影响着一些年逾古稀的老人。而当他们在弃用棺材、一律火葬的大限关口,“碰巧”自尽离开人世,怎能不引人怀疑?
为“睡棺材”提前自杀的事例真实存在。2004年11月,福建安溪县实施殡葬改革前一天,该县湖头镇一李姓中年病妇因害怕死后被火化服毒身亡,在殡改前一天赶上土葬的末班车。如今不只一位老人非正常离开,再加上个别媒体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报道,“睡棺”自杀悬疑进一步扩大。
然而面对质疑,当地民政部门的一句“无关”,不但没起到平息事态的作用,反而让人新增了疑虑:这是想提前当旁观者的“节奏”?
先来看作出“无关”结论的基础:业务处室实地调查。老人都离世了还可以怎么调查?如果老人真是害怕火葬、铁心想“走”,又怎么会告诉身边人,正所谓死无对证,调查人员又怎么可能真查出个什么。所谓的业务处室调查,恐怕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其实“无关”的回复多少早已在某种“情理之中”。老人们自尽离世,公众都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殡改,有关部门不可能不明白,如果回复“有关”将会意味着什么。
诚然,在传统习俗影响下,强制推行火葬必定会受到部分群众的抵制,这是殡葬改革必须经历的阵痛期。在这种形势下,就更需要有关部门向群众作好耐心解释工作,能以人为本灵活处理群众的困难。而如今有关部门只抛出一句冷冰冰的“无关”,同时又不能给出一个“有关”的理由,公众也就只能看到一种“事不关己”态度,只求第一时间摆脱责任嫌疑。如此行为,怎能让群众信服?
其实公众真正想解开的疑团,已不是老人选择离开的原因,而是当地政府欲推行火葬究竟作了哪些准备工作,如此有“杀气”的政策,又是怎样落地基层的,如何确保群众能接受。从目前现状来看,很难说工作都做到了位,而这才是有关部门真正该调查的。(冬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