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欣5月12日,由河南影视制作集团、大象出版社摄制出品的大型纪录电影《永远的焦裕禄》在北京举行媒体看片会。在媒体看片会现场,该片总导演海涛、剪辑师周新霞、作曲董立强、解说韩涛以及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筹备和拍摄《永远的焦裕禄》的经历和感受。
创作团队阵容强大
该片紧紧围绕焦裕禄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的475天,通过焦裕禄的领导、同事、子女以及宣传、研究焦裕禄事迹和精神的作家、学者的动情讲述,回顾焦裕禄在兰考以及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忘我工作的感人故事和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还原了焦裕禄光辉的人生轨迹。
在看片会现场,主创代表分别接受采访,讲述了《永远的焦裕禄》的创作初衷和拍摄经历。据了解,在拍摄影片时,为了用写实手法描述焦裕禄同志短暂而伟大的42年生平,光资料搜索团队就组织了48人,影片拍摄中采访了43人。
为了提升影片质量,河南影视制作集团组织了118人的摄制组。该片主创阵容强大:由曾获国家电影华表奖的海涛担任导演,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钢和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会长助理、国家一级导演陈燕民担任撰稿,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担任剪辑师。该片的音乐创作董立强为影片增色不少,他是纪录片《刘少奇》的作曲。该片的解说催人泪下,担纲解说的是大型文献纪录片《习仲勋》的解说。该片的片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题写。
努力挖掘永恒的焦裕禄精神
该片在拍摄期间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3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向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询问了《永远的焦裕禄》的拍摄进程,提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时俱进的态度,努力挖掘出永恒的焦裕禄精神的特征、特点、特色和时代精神,指示要把这部关于焦裕禄同志的电影纪录片作为全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教材。
之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省委副书记邓凯,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杰,都先后对影片做了批示。
4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组织审看了《永远的焦裕禄》,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电影审查小组成员、原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陈景亮等专家认为影片真实、朴实、感人,场面宏大、资料翔实、细节突出、催人泪下,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电影纪录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还原一个真实的焦裕禄
该片是继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的《光辉的榜样——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之后的又一部关于焦裕禄的纪录片巨制。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填补了48年来关于焦裕禄的艺术作品中没有纪录片的空白。”导演海涛说。
谈到这部纪录片的特点,海涛表示,首先,这是一部完完整整的纪录片,以往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对焦裕禄整个人生的展现不是那么具体,这部纪录片从焦裕禄的老家山东到河南洛阳矿山机械厂、哈工大,完整系统地追寻了焦裕禄的足迹;其次,它是足够真实的还原,不是戏说或杜撰,片中有大量当年的史料、新闻资料片、影像资料。“我们在拍摄时要求自己客观、真实、冷静、真诚、朴素,我们不想做过多的艺术上的加工和处理,只想真实地还原焦裕禄这个人。他已经足够强大了,不需要再做更多的修饰和描绘。”
河南影视集团的负责人说,在拍摄时,资料组将当年有关焦裕禄、兰考县的资料全部检索查看,搜集到大量生动、翔实、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其中1966年焦裕禄同志遗体迁葬兰考、上世纪60年代兰考县面貌、治理三害、泡桐栽培等珍贵历史资料都是首次和观众见面。
《永远的焦裕禄》将于5月14日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