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开通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法院与银行实现实时电子数据交换,以后,“老赖”想赖账、想贷款将寸步难行。长期以来,执行难是困扰法官的大难题。执行难,难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因为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近几年,全省法院执行案件每年收案11万件以上,到银行年查询量超百万次,成本高、难度大、耗时长。
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的大力支持下,省高院先后与15家主要商业银行签订了《点对点查询协议》,连接了网络专线,建成了覆盖全省三级法院,联通主要协执银行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实现法院与协执银行的实时电子数据交换,能够快速查询到赖账户在相关银行的财产情况。
记者获悉,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是继公布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开展见证执行、打击拒执犯罪、建立执行指挥中心、网络司法拍卖等措施之后,我省法院执行工作的又一项重大创新举措。
今后,全省1800多名执行法官只需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查询任务,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执行效率。与此同时,银行放贷时,也能瞬间查询到贷款人是不是“老赖”,保障了信贷安全。
省高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高院将加强与各商业银行的协商,尽快实现对“老赖”在银行财产的查、冻、扣一体化;同时,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协商合作,抓紧开通网络执行联动平台,构建形成以执行联动机制为核心的“大执行”格局,彻底破解法院执行难问题。(记者谢建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