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节上的魔术表演
魔术节上的道具展销
赵庄的街道看起来很美
致富后的赵庄农民依然是“上台能表演,下地能干活”
村民将政府颁发的牌匾和祖宗牌位放在一起
核心提示|10月15日、16日,“中国·宝丰第六届魔术文化节”在宝丰举行。在光鲜喧闹的节日盛装之下,大河报记者走进“魔术之乡”最具代表性的赵庄乡,近距离了解这些“下地能干活,上台能表演”的农民魔术师,怎样把讨生活的“傍身技”,变为奔小康的“摇钱树”,体会他们的生存智慧、观念转变,感受乡土魔术的发展与蜕变。
□记者刘瑶贺笑天文 李康摄影
“魔术之乡”
小县城办起了全国魔术比赛
10月15日上午10点多,宝丰县新世纪广场,魔术道具展销会拉开帷幕。短短两排展位,并不拥挤,外围被来自各个村庄的锣鼓队占据,又敲又跳,满场热闹。接待人员热情地喊着:“欢迎朋友们来参观,马上要为大家表演的魔术师,可是刚从地里拉回来的!”
记者饶有兴趣地想跟摊主们学一点基础魔术,却频频失手。“为啥我弄不成啊?”记者有些沮丧。
“看懂了还不够,还得勤练手上功夫,摸准了手感才能成。”该县周营村村民、24岁的芦鹏飞站在自家的道具展台前指点道。这个不善言辞的憨厚小伙儿,从小耳濡目染,早在2007年就跟随魔术师父亲一起登台表演。
10月15日晚,全国魔术比赛决赛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7个节目参赛,吸引了来自新疆、甘肃、天津、广东等全国各地的魔术杂技团体、魔术艺术家和爱好者,全国魔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也前来切磋交流,就连通过央视春晚走红的傅琰东也来了。
从魔术发展论坛,到魔术道具展销,再到全国魔术比赛……相对国人熟知的美酒,宝丰魔术的兴盛有些出人意料。据官方统计,宝丰全县拥有1400多个魔术、杂技等民间演出团队,5.5万多名从业艺人,占全国民间艺人和团体的半壁江山;全县演艺团体年创收近10亿元,从事魔术道具、培训等周边产业的农户年创收入4.22亿元。魔术,已经成为这些豫西南美丽乡村真正的“摇钱树”。
“魔术世家”
市里发的牌匾成为老人最珍贵的东西
“拿起锄头是农民,登上舞台是演员”,说的是赵庄魔术,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到“魔术之乡”不能不到赵庄乡,而赵庄乡最具代表性的魔术专业村是周营村,该村从事魔术、气功和杂技表演的团体最多,全村有近千名魔术演员常年在外闯荡江湖,卖艺为生。赵庄魔术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记者决定亲自去走走看看。
“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要论玩魔术,人人会两手。”关于周营的“传说”似乎并不过分,随便推开一扇门,门后可能就是一个“魔术世家”。
83岁的李路生,房间里珍藏着一块由平顶山市委颁发的“魔术世家”的牌匾,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
“2006年颁发的,这么多年,再也没人提起过。”李路生说,“刚开始就是混口饭吃,后来奔小康,都靠变魔术,凡是家里的娃,都能露上几手。”回想起当年与村里要好的几户人“组团”赴全国各地搭台演
戏的经历,李路生叹气道:“那可真是五味杂陈啊!村里有句顺口溜,‘挑着担子下江南,睡的无边床,吃的百家饭’,说的就是俺这一代人。”
1957年,26岁的李路生迫于生计,和村里几户艺人搭班走上演艺道路,从此收获“团长”的称呼。“俺村艺人特别多,九成以上都出去闯荡过,带过队、耍过戏!”李路生说,1956年村里只有12个戏班,没几年就涌现近200个,“当年吃尽了苦头,扛
着扁担步行‘跑江湖’,双脚磨出的大水泡,从没好利索过。”
60岁以后,李路生一直待在赵庄,陪在老伴身边。其实,不是他不想继续变魔术,而是患病留下了后遗症,手脚不灵活了。“平时连筷子都抓不稳,还咋变魔术?”李路生说。
“魔二代”、“魔三代”
盖洋楼的哥哥不用再去“跑江湖”
“来,走一个!”10月15日上午,还不到午饭时间,李路生儿子的李耀光和几位表兄约在一起,端着酒盅一饮而尽,茶几上没有美味佳肴,只有半瓶白酒和一摊论不出输赢的牌局。屋内笑声不断,有着乡村人的悠然自得。他们,都曾是挑着行头“跑江湖”的魔术艺人。
出生在“魔术世家”的李耀光,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典型的“魔二代”。中学毕业
后,他跟随父亲到全国各地搭台表演。“跑了十多年,全国的犄角旮旯都走遍了,现在我还会好些地方的方言呢!”李耀光说,全国各地变魔术,赚的都是辛苦钱,和父亲一出门就是一年,有时甚至两三年才能回一次家。
李耀光家的院子里,正在建一座三层洋楼,旁边一张年代久远、用油漆喷绘的大海报很惹眼,上面画着“手心喷火”、“嘴
叼摩托”、“气推花瓶”等传统戏法。李耀光说:“这可有些年头了,现在很少能见到。”李耀光家的日子现在不再靠“跑江湖”维持了,这张大海报现在成了他们入住新家前暂时遮风挡雨的篷布。如今在村里,单靠搭台演魔术维持生计的村民已不多见,好些人都开始做生意赚钱了。
即便如此,自小苦练的基本功,他还是没有忘。说变就变,衔在嘴边的香烟瞬
间“消失”了。尽管记者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还是没能看出他的诀窍。“小把戏,很简单,都是传统魔术手法。”眨眼间,香烟又回到李耀光口中了。魔术说到底是个技术活,李耀光的成长与苦练魔术分不开,类似这样的小把戏,究竟重复练习过多少遍,李耀光根本记不清。
擅长魔术的弟弟卖无烟锅发了家
李耀光的表兄、44岁的李占杰,左手手腕上有一个“忍”字,那是他28年前文的。“为了警示自己出门不打架,做到事事忍让。”李占杰说,出门在外,惦记孩子,但又得挣钱养家,说不出的感受,“现在身体不好,转行了,在家门口做点生意”。
“这小子可能干,半年赚30万!”80后周志强,是李耀光的(亲戚)弟弟,天生的表演才华,配上一张明星脸,有着不少的“粉丝”。提到他,兄弟们开始跟着起哄。
“他是做啥的?”大伙儿抢着说:“卖无烟锅!”“谁说的?我就是一变魔术的!”周志强反击道。“又变魔术,又卖锅,你说他是人才不?”原来,周志强卖无烟锅有自己的“妙招”。“先搭舞台演魔术,聚拢人气,接下来就是卖锅呗!”周志强说,他爱好表演,传统魔术作为副业,农闲时还能多挣几个钱,“其实最早的魔术表演,就是支个摊‘变戏法’,然后卖针线,或从村民家拿点粮食,算是给的辛苦钱。”
“听起来神出鬼没,演起来偷梁换柱,看起来捧腹大笑,点破了恍然大悟。”为数不少的赵庄人通过魔术发家致富,对于魔术的传承,他们却看得很开。
“魔三代”不会再有人强迫他们学魔术
李耀光说,虽然自己有很深的魔术情结,可从没强迫过8岁的儿子学习魔术。
生在“魔术世家”的娃娃,多少也能受到点熏陶,耳濡目染地学一些魔术技法,从基本手法到一些高难度动作,
他都精通一些,也算是继承了这门家传的手艺。
“儿子小时候喜欢玩魔术,在学校给同学变,还参加魔术比赛。”李耀光说,现在儿子对魔术没了兴趣,他也不强求,时代不同了,以前学魔术是为了养家糊口,如今想要有个好前程,就必须有文化,“单靠变魔术挣钱,不再是一件容易事儿”。
李耀光的表兄、44岁的李占杰也不赞同子女继续登台演魔术,“在一个地方一
待就是十天半个月,经常受人欺负,不想让孩子再吃同样的苦”。
记者在魔术道具展销会上认识的芦鹏飞也是“魔二代”。他的父亲芦江河作为本土魔术师,参加15日晚上的魔术比赛摘取了优秀表演奖。而芦鹏飞更关心的,则是怎样在展销会上能尽量多地把自家的“魔术三件套”推销出去。
10月16日上午,记者在返回郑州的大巴上再次与他相遇,才知道他的主业竟是酒店管理,他在展销会上露面,只不过是“客串”,是每年“魔术节”的例行公事。“我2007年跟着我爸跑了一年,就不再跑了,赚得都差不多,我当然想找个不用东奔西跑的活儿。”他说,父亲并不强迫他继续表演魔术,他也不会强迫自己的女儿。
“魔”变
乡土魔术已学会“搭文艺台,唱经贸戏”
赵庄魔术起于何时?史志上没有记载。这或许如马街书会一样,由于是民间艺术,在官方的史书上,民间总没有话语权。结合当地的遗存和民间传说,这里的魔术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繁盛于明清。在当地人的口中,赵庄魔术就是中国当代民间魔术的象征。
10月15日,赵庄乡文化站站长、55岁的黄振华,坐在魔术培训基地外的长椅上,悠然地抽着烟,屋内是众多前来采访的记者,正在观赏魔术节目,这些,他早已烂熟于心。
编纂《赵庄魔术志》、组建全乡数十支文艺团队、整理传统魔术节目、建立接班人传习所……黄振华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培育着魔术之乡的“艺术基因”。
目前,在赵庄乡,村民中10个人里有9个跑过江湖、带过魔术表演团……别的村农闲时打牌,赵庄人却歌舞相伴。黄振龙掰着指头,骄傲地告诉记者,赵庄仅由文化站组织起来的,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参与演出的戏剧、秧歌、街舞和锣鼓队伍,就有78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文艺土壤,才使得“赵庄魔术”被成功列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路生的二儿子李永奇,有一个特殊的身份。2011年,赵庄魔术被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时,他也被申报
为“非遗传人”。不过,年过半百的李永奇从十多年前就不再东奔西跑、搭台表演了,他与妻儿经营着瓷器生意,生活安逸。
提到对魔术的传承,玩了20多年魔术的李永奇长叹一口气:“魔术发展得太快,老一套的手法变多了就被识破了,在外头跑太辛苦,而且玩魔术的人太多,年龄一大,就不想再跟着凑热闹了。”
即便如此,李永奇仍对魔术念念不忘。头些年,只要有魔术节,他都要提前赶去,跟大伙切磋。用他的话说,耍得时间长就有了感情,“其实那些时髦的魔术我也乐意学,可惜老了,手脚不灵活,变不成”。
“如今很多魔术都是高科技撑起来的,摁摁遥控器就行了,传统的手法魔术很少有人再坚持了,像‘空箱取宝’、‘七箱取表’这种代表性的赵庄魔术,已经没人表演了。”李耀光这样说。
与李永奇一起被申报为“非遗传人”的,还有20多位农民魔术师。黄振华说:“他们或者是专业表演人员,或者自己带团演出,不愿东奔西跑的,就接接村周边演出的活儿。”不论哪种表演,早就不再单靠魔术吸引眼球了,歌舞、戏剧,甚至相声小品,任何一个“团”都是一个综合性的演出体,“还有些人,依靠魔术搭台,去卖产品挣钱,这就是‘搭文艺台,唱经贸戏’。”
琢“魔”
“赵庄魔术”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
“宝丰虽然生产道具的厂家不少,但产品档次较低,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带动整体市场的繁荣。”10月15日上午,在本届魔术节的道具展销会上,一位有着多年魔术表演和魔术道具生产经验的参展商这样评价。
10月15日晚的全国魔术比赛上,演出的第二个节目开演后,记者听到有观众忍不住抱怨:“这个节目去年就演过了,真是一点儿新意也没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魔术似乎总和耀眼的舞台、精妙的近景细节、时尚的帅哥美女联系在一起,然而,这里的魔术充满了乡土气息,既没有传统技法的展示,也与“高大上”的国际范儿相去甚远。传统的“赵庄魔术”如何与现代审美标准和当地居民的经济需求相结合,并保持持久的魅力?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曾参与“赵庄魔术”申报省级“非遗”评选的专家组成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台山有自己的看法。尽管评选工作已过去多年,乔台山对赵庄魔术仍然印象深刻,“它的群众性、普及性非常强,经济收益巨大,是农民自我就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乔台山认为,走出去的赵庄农民魔术师,不再局限于魔术这个单一项目,而是混合了多种演艺形式,组成演出团队来表演,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并不一定会损害作为“非遗”项目的传统魔术本身,“名气打出去了,大家关注的肯定还是魔术这个主体”。同时,这也能够促使赵庄魔术更加注重舞台效果、仪表、台风,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好事。
不过,乔台山也对农民魔术师提出了建议:“要注重培养接班人,把手艺传下去;还要积极参与保护传统魔术的公益活动;最要紧的,是坚持表演展示,不能常年在外地不干这一行。”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