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4月28日,因不能在京平等参加中招考试,户籍在河南、山东的8位非京籍初三学生,向北京西城区法院递交了行政起诉状,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告上法庭。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来京务工人员,而跟随父母在京上学的他们在报考高中时,却发现报考系统没给他们报考普通高中提供相应程序。
在他们递交的诉状上记者看到,他们认为北京市教委的这一行为,违反了我国“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的相关规定,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北京教委,接受原告在京报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要求。记者了解到,北京西城区法院目前已经受理此案,并通知其在5月4日补充其他材料。
记者采访到了本案的原告之一,河南信阳籍陈某。陈某在北京务工20多年,为了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他辛苦把儿子带到北京上学生活。幼儿园期间还算顺利,但到了小学上学报名,就开始了“随迁子女”求学的坎坷道路。
陈某:我当时第一个到街道办事处教科文卫办的借读证明,后来入学的时候,学校很多理由,说我们孩子智商不行,中间还做过智商测试。
证明儿子智商正常后,陈某儿子总算顺利入学。小学、初中儿子都名列前茅,陈某对逐渐长大的孩子也寄予很大期望,谁知在今年中招报名时,儿子读书又遇到拦路虎:他的孩子只能报考职业学校,无法报考普通高中。经历无数辛酸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可能就此止步,陈某非常接受不了。
陈某:像我们这农民工子女,家里也没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学习一般,放弃也就放弃了。去年他参加北京外国语学校考试,30多个人,只有我孩子一个人可以免学费。
陈某说,几年来一直关注相关教育政策,每月都会去北京教委了解情况,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要求北京在2013年出台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但政策却迟迟没有落地,北京教委每次都推诿扯皮。
陈某:我们经常去教委嘛,他找了一个借口,推给上面。北京出台的是异地高职政策,只能参加高职,但是为什么非要规定他不能上高中呢,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政策。
4月28日下午,陈某用网名“遗忘流浪北京农民工”将这件事情发到微博上,得到大量网友转发。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此案败诉后,自己的孩子不能参加北京普通中学的报名,转到外地的话,孩子上学是否能适应,学籍办理会不会再次遭遇困境。对此,记者咨询了河南省信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当地参加中考,然后在当地按跨省转学转,如果报的职业高中的话,只能转回来上职业高中。出具一个没有参加考试的成绩证明、信阳市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到我们这来办理,按外省转入的学生来批准学籍。
再谈到败诉的可能性上时,陈某沉默了片刻,告诉记者家人都在北京,不愿意让孩子离开太远,实在不行的话,会把去河北上学当成退路。
记者:如果这次在北京报不了普通高中的名呢?
陈某:我可能在河北附近找一个,因为回河南确实没有办法。我家父母都过世了,我河南就没有亲人,而且太远。
陈某说,和他一样,现在北京有两万多名随迁子女因为不能正常入学,被迫回了老家,为了让儿子和更多学生享受平等教育机会,维权之路他会坚持走下去。近年来国内几起教育维权成功的案例给了陈某很大鼓舞,他相信在中国司法公正的环境下,和他有相同遭遇的人们终会得到一个合理说法。
陈某:我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究竟是什么问题,比如是法律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修法解决。肯定要把这个诉讼过程走到底。
其实关于随迁子女就读中学的问题,近年来也一直是争议不断。据了解,目前,我国大约有2亿40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现在异地中考、异地高考要不要放开?怎么放开?其实也成为一道暂时无解的难题。
有些人异地就业已经一二十年了,如果让子女回原籍读书确实会面临很多现实困难。而本地居民则认为,如果对随迁子女放开中考、高考政策,必然会加剧当地学生的竞争。如果抉择,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很艰难。2012年9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具体政策。同年12月,北京市发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明确了从2013年起,满足一定条件的非京籍务工人员子女中学毕业之后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但是还不能报考普通高中,究竟何时放开,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