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江西省总工会机关的一支“连心”工程小分队,走进了赣东北上饶市。这支小分队由江西省总两位副主席带队,成员分别来自省总机关宣教、民管、法工和女工4个部门。小分队自带生活用品,不搞特殊接待,用餐按标准交伙食费。吃住在乡镇,工作在村组,为干部作风转变增添了一道亮色。(中国工会网7月18日)
吃饭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而吃饭交钱,就如买东西付费,更是天经地义。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也要吃饭,“自掏腰包交伙食费”本是理所当然,为何就成了新闻,引得众人围观?究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已经普遍化,才使得偶尔一见的“自己交伙食费”成为新闻。
一些领导干部,吃饭不仅不掏腰包,而且还要吃好喝好,甚至奢侈浪费、大吃大喝。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年年下发文件,严禁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却依然管不住官员的“一张嘴”。这是因为,在这些单位,都有所谓的出差补助,或者是下级单位的接待,又怎么不大吃大喝呢?细加探究,这两者多少有相互重叠、相互矛盾的地方--公职人员领了薪水、拿了补贴,吃饭有什么理由不自掏腰包?老百姓走哪里吃饭又不是自掏腰包?
工会干部下基层调研,自交伙食费填饱肚子,在公款吃喝不止的当下,就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当然会成为新闻,被围观。我们对于敢打破常规的工会干部们,当然应该给掌声、喝彩。但在喝彩之余,我们一应该思考:如何让干部“自掏腰包”制度化、常态化?
首先是应提倡“自掏腰包”。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尽量简朴一些,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提倡“自掏伙食费”,决不能混吃混喝,加重基层负担。其次是当给吃饭“定规立矩”。下基层如何吃饭,光靠领导自觉是不够的,必须有制度规范。要严格规定每顿饭的报销标准,超过就得“自掏腰包”。
自掏腰包受到群众欢迎,说明这才是得民心之举。顺应民心,才是为政之道。但愿领导干部吃饭自掏腰包,成为所有政府官员的自觉行动,成为政府官员公务活动的常态。
姓名:浮生